这篇文会在后进生的教学上给你一点启示。
文中首句: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
我想到了我们班还有那么六、七个顽皮捣蛋数学成绩总是踌躇不前。哪怕是超级简单的计算题,你费尽口舌地讲上5遍10遍的,你以为“这下总懂进去了吧”而对他们进行测试的时候,当你的红笔头改到那道题的时候,你会愤怒地发现你声嘶力竭的讲解是压根没发挥任何一点作用的,甚至你都无力批评。你告诉自己让这茬过去得了,就让它客观存在吧,不然你的血压真的降不下来。
所以说:第一次学习新教材就要学好,不然后面你讲得再详尽再具体再生动也白搭。还嫩得自己精神崩溃。
如何做到第一次学习新教材就学好呢?
对强生来说,稍微提点即可领悟,非常省时;对弱生而言,加倍讲解未必理解,非常耗时;
该文中建议: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极其重要的是要看出“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独立工作如何,因为这些学生思考和领悟也比较慢,为了使他们理解教材的实质,必须给予较多的事实和较长的时间(有时候,提供他们思考的事实也要跟一般学生的事实有所不同)。
这样的思维是对的,可是一堂课40分钟相当有限,如何提供时间给“学习困难的”学生?
文中又提到:“应当对学子困难的学生进行工作。应当走到这些学生的每一个人跟前去,看看每一个人遇到什么困难,给每一个人提出专门为他准备好的作业题。
我的天哪,这是一对一教学,这得做多少准备,花多少时间,这样还能保证其他同学的学习质量吗?这放到下课都完不成。如何在课堂的40分之内完成呢?
文中继续提到:“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促使他(要做得耐心、机智)在每一节课上,使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
按这种说法,我想根本无需教师集体上课,改成自习的方式更合适。就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领会,哪里不会老师点播下就好,何需步步紧凑的教学环节。可是这样又真的好吗?我根本没有尝试过。能保证每一学生都学有所思而学有所得吗?更何况课堂纪律是否能够把控?
“一定要使课堂上没有错误。”
又是相当霸气的一个教学经验。
首先,学生要学会流利地阅读。但我想到那几个学生语文的朗读也是很懒的。
其次,课的结构、课堂上的工作方法和方式。这就得看我的本事了。暑假得修行。
比如作者说:“我在备语法课的时候,尽量预先估计下......对任何一个“可疑”的词,我都预先加以详细地解说。
原来,台上40分钟还得靠台前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