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与浏览器缓存(Caching)

假如我们同时引入了lodashjquery

image.png

然后运行打包npm run build,这个时候会报一个文件过大的警告

image.png

出现警告的原因是因为同时引入两个库,打包生成的文件会比较大,超过了要求的244kb
image.png

其实这个警告并不影响我们代码的运行,怎么去掉这个警告呢? 在webpack.common.js里加一个配置项就行了,这个配置项作用就是不让webpack提示我们性能上的一些问题
image.png

之后运行打包就没有警告了,但是生成的打包文件名字太长了
image.png

此时我想打包出来的lodash和jquery存放的文件名是我指定的,比如vendors.chunks.js该怎么配置呢?
image.png

然后再打包,就会生成我们想要的文件名
image.png


实际上,当我们打包之后,生成的dist目录下的这几个文件,应该是交给后端放到服务器上,服务器上就可以运行这些文件。
假设,我们已经把代码放到了服务器上运行了


image.png
那么它的整个加载过程是这样的:
  • 首先访问页面(index.html),然后页面会去请求两个JS文件,
  • 当用户第一次访问的时候,这两个JS文件是肯定会被请求的。
  • 但是当用户第二次刷新页面的时候,这两个文件实际上已经被保存在了浏览器里面,所以第二次访问页面的时候浏览器会直接去拿缓存了。
问题来了,当用户第一次访问过之后,还没有进行第二个访问的时候,我们修改了源代码,并打包后新生成的文件,上传到了服务器,这样当用户刷新的时候,他看到的是原来的老的内容呢? 还是我们修改过的新的内容呢?
  • 实际上,如果用户是普通刷新(而不是强制刷新),他拿到的还是我们之前展示的老的内容。
  • 因为,就算是我们修改了内容,但是我们打包生成的新的文件,还是原来的文件名。还是下边这几个名字


    image.png
  • 那么用户再请求页面的时候,浏览器发现这两个文件,本地已经有缓存了,就直接从缓存拿就行了,就不会用新上传到服务器的文件了。这就是产生问题。
为了解决用户浏览器上,缓存文件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入一个概念叫做content hash
  • 我们对代码做个变更,我们把webpack.common.js里的output部分配置拿出来放到webpack.dev.js
    image.png

    image.png
  • 因为开发环境下,我们不用去关注用户缓存的问题,每次我都单独打包然后刷新或者热模块更新,都会帮我们解决这个更新的问题。毕竟是开发环境。
  • 上线的时候的配置也要改下,这里的contenthash也是和name一样的占位符
    image.png
  • 如果我们的源代码没有改变,那么打包生成的contenthash永远都不会变。因为它是根据content产生的一个hash字符串。content不变hash字符串就不变。
  • 我们来验证一下,先看下我们此时index.js里的代码
    image.png
  • 然后我们运行打包


    image.png
  • 然后我们修改下index.js的值
    image.png
  • 然后再打包


    image.png
  • 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逻辑代码打包生成的文件的文件名里的hash值变了。而我们引入的lodash和jquery库因为没有变化,生成的文件的文件名里的hash值也就没有变化。
  • 所以,如果我们对源代码做了变更,并且上传到服务器,当用户再访问的时候,因为页面要请求的JS文件的文件名跟原来的不一样,浏览器就不会去拿缓存了,就需要重新请求我们上传的新的JS文件了。而vendos这个文件因为文件名没有变更,浏览器就会直接去缓存里拿
contenthash就是webpack去解决浏览器caching的方法
有的时候,如果我们是用的老一点的webpack4版本的时候会发现,即便我们没有去改变源代码,但是两次打包的时候,有可能contenthash也是不同的,这个时候需要我们额外的去做一个配置
image.png
  • 当然了新版本webpack这样配置也是没有问题的。
  • 运行打包的时候,会多出一个runtime文件


    image.png
  • 实际上,当我们在做webpack打包的时候,main.js放置的是我们的业务逻辑,vendors.js放置的是我们的库,但是我们的业务逻辑和我们的库之间,也是有关联的,这个关联逻辑处理内置的代码叫做manifest,默认manifest是既存在于main.js里,也存在于vendors.js里边的,manifest每次打包的时候,在旧版的webpack中可能会有差异,正是因为它的差异导致了每次打包的时候,虽然我们没有改变源代码,但是main和vendors里的代码也都跟着改变了,这就是为什么老版本的webpack,即便我们没有去改变源代码,两次打包的contenthash也发生变化了。
  • 当我们配置了runtimeChunk,就把manifest这一块关系相关的代码抽离出来,单独放到了runtime这样一个文件里面去,这样的话,main.js里就放业务逻辑,vendors.js里就放我们的库,而他们之间的关系代码都放到runtime文件里去,这样,在老版本里,无论我们怎么打包,main对应的contenthash和vendors对应的contenthash都不会发生变化了。因为他们两个里边不会有manifest的代码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成环境配置文件:不需要一些dev-tools,dev-server和jshint校验等。和开发有关的东西删掉...
    David_Sam阅读 1,089评论 0 1
  • 全局安装webpack 全局安装webpack会有个问题,就是当你有两个项目依赖于不同版本的webpack,就会有...
    説好的妹紙呢阅读 1,878评论 0 11
  • 前端将大型项目分成一个个单独的模块,一般封装好的每个模块都会实现一个目的明确的完成的功能。如何处理这些模块以及模块...
    pixels阅读 3,449评论 1 14
  • 1. 9.0版本 1.1 动态路由修改 打包分析 (1) 动态路由生成js文件没有自定义名(2) 0.js和1.j...
    nimw阅读 3,138评论 0 0
  • 感恩大姐一早打来电话,告诉我给我买了20斤野猕猴桃已拿到她单位,让我路过时捎走,感恩大姐买的野猕猴桃特别甜,特别好...
    开荒者cx阅读 10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