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宋洋,我是一个演员。
可能你们不熟悉我的名字,但应该看过我演的戏。
在仙侠剧中我饰演过为爱甘愿被毁容的角色,武侠剧中饰演过玷污了小龙女的甄志丙这种令人厌恶的角色,从2005年出道开始,我的生活基本被工作占据。每接到一个角色,每演一部戏,我都告诉自己,工作的忙碌是我向梦想更近一步的阶梯。
我离梦想真的越来越近了。当我依旧沉溺于工作却又无比茫然时,我的恩师徐浩峰导演,他告诉我:“成事之前总有乱象,不予理会,任其落地,成灰,便好。稳固好自己的心志,事,自然就成了。”
《倭寇的踪迹》是我和徐导合作的第一部电影,当时我处于瓶颈期,拍摄的影视作品虽然越来越多,甚至拍过夸张的喜剧,却发现自己逐渐失去作为一个演员的自我定位,所以我一度陷入了迷茫。是徐导,他为我指引并安排了一条以前我从未发现自己擅长并能走得很远的路。
电影《师父》中,我饰演的青年耿良辰从一名推车扛包的苦力,迅速成为武林高手。这个角色有着武术界和生活的双重面貌,踢馆时心狠手辣强悍无敌,生活中温文尔雅阳光羞涩。虽然只是一枚棋子,但他有为情为爱,为仁为义两肋插刀的勇气和情怀。
表演中的打戏不易,在拍徐皓峰导演的《箭士柳白猿》之前,我去山东泰安去学形意拳。我喜欢内家拳静态式的缓慢,虽然不似外家拳能练成硬朗的肌肉,它令我平和冷静。和打拳一样,演戏也要收放自如,就像电影的留白,演员过于掏心掏肺的演技只会破坏给观众留下的想象空间。借用徐导《一代宗师》中的台词:“火小了,众口难调,火大了,事容易焦。”
我笃信自己的独一无二,虽然现在我是一个具备武术功底的演员,但我不把自己局限于动作演员的框架内,我依然可以出演文艺片等其他类型影片。在和诸多演员合作时,我佩服他们的“演即不要演”的状态。
我自己最满意的一部电影是《箭士柳白猿》,两个月的拍摄时间,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角色即我、我即角色。经历了十多年不温不火的演艺生涯,我相信不刻意迎合、不盲从,才能演好戏。
(本期图片由嘉宾提供)
一个好的演员,他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他知道表演是怎么回事,他能够非常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在成事之前,任世间纷乱浮华,无需理会。当脚步被打乱,稳固好自己的心志,听从内心的声音,蓄势待发,终有一天会在冰冷的江湖点燃一颗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