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西藏。”——来自很多人的心声
梦想很远,西藏很近
因为遥远所以神秘,因为神秘所以梦想。这是大多数西藏以外的人梦想进藏的理由。奇怪的是,一件事一旦被划归“梦想”范畴,那么它被实现的概率就降低了。于是,很多十年前梦想去西藏的人,十年后仍在梦想去西藏,比如我,而在这十年期间,我什么关于去西藏的事情都没做过。西藏是什么?雪山、拉萨、绿度母、转经筒、布达拉宫、仓央嘉措、藏海花、高原反应……一个一个通俗意象以外,梦想去西藏的我从来不曾了解西藏真正的模样。
有一句话叫,“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说的是,你心心念念的东西,一定会出现,只是时间早晚而已。我所在的东北部老重工业城市里,有太多心怀西藏而一直没遇到机会出发的人,大概正因为如此,这个展览才会来。
它们从西藏走来,它们从历史走来
经文、印玺、瓷器、玉器、佛造像、法器、唐卡……123件/组自雪域高原远道而来的文物珍品,静静停在异乡幽暗展厅里,无私地给不曾去过西藏的人们,描摹千年藏地文化的模样。这个展览,就是省博物馆和西藏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最接近天空的宝藏——西藏文物精品展”。值得一提的是123件/组展品中,有31件/组是国宝级珍品,实属难得一见。
和商业性质的私展不同,即使展出的是非常珍贵的文物,省博物馆的展览也几乎都是免费的对于主办方而言,这是一种艺术面前众生平等的慷慨,对于观众而言,则一种不可错过的文化福利,而对于心系西藏的梦想者,怀着感恩和接纳的心情去欣赏就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展像览就一本书,每个人都有权阅读
有些人可能对文物展有一种距离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欣赏。我以前也这样觉得,后来发现其实没有必要把观展想象得太难。用心去感受,用眼睛去看,这就够了。无论是什么展览,架构都是大同小异的:每一个展览都有一个围绕展品内容的主题,然后所有的展品一般会被分成几个部分,每一件产品都会有介绍。比如这个西藏文物展览的主题是“最接近天空的宝藏”;它的123件/组展品被分成四个部分,分别取名为“吐蕃王朝”、“和同一家”、“金色宝藏”、“雪域风情”,这些分区在展厅内都有导引标志,很容易分辨;每1件/组展品都贴心的附有详细文字介绍,非常容易看懂。
我的9个观展小收获
即使是对西藏一无所知的人,一百多件展品看下来,也能对西藏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还能收获很多从前不知道的知识。简单举几个我学到的浅白知识做例子:
1,以前我知道松赞干布建立西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政权——吐蕃王朝,并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但我不记得,原来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皇帝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唐太宗李世民。而松赞干布不仅娶了文成公主,还娶了尼泊尔的赤尊公主,正是这两位信佛的公主为藏传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卓著贡献。
2,文成公主将唐朝医药、算术、天文、历法等科学技术以及佛教信仰传带至西藏,对西藏文化的诸多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她曾推算出西藏的地形是一个仰卧的魔女,为了镇住魔女福泽藏民,在魔女地形的十几个重要部分都建造了寺庙,其中在心脏部位填湖而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昭寺和小昭寺。文成公主认为,湖水是魔女心脏中的血液,只有填湖造寺才能镇住她。
3,唐卡在藏语里,意思是平展的画。唐卡有两个重要价值,一个是文化价值,在西藏文化传承中,唐卡扮演相当重要的地位,唐卡画的内容不仅是佛教,也涉及医药、算数、历法、科学等多种内容;第二个是艺术价值,唐卡分为很多画派,画师的高超技术使得唐卡具有相当高的欣赏价值,另外唐卡多使用金、银、矿物、动物、植物等有机颜料作画,画的颜色千年不褪,非常神奇。正统的唐卡都画在画布上,有正规的制作程序,不像惊悚小说中描述那样动不动画在人皮兽皮上。
4,西藏的“雪堆白”不是一种颜色,是一个著名的手工艺机构,涵盖绘画、泥塑、镶嵌等各个工种,它代表西藏地区手工艺最高水平,可以说“雪堆白出品,必须精品”,是真正的匠心精制。
5,有些西藏的高僧去世后,他们的颅骨会被镶上金银宝石等制作成上面这种叫嘎巴拉碗的法器,非常神圣。出现在藏传佛教用品里的骷髅图案,一般用来代表生命的无常。
6,在元朝、明朝时期,景德镇官窑都曾根据中央政府的需求,大量烧造佛教相关器用,如僧帽壶、高足杯等,用于赏赐法王、国师等西藏上层僧侣。这些展出的瓷器都由当时的皇帝赏给西藏,现在作为西藏文物展出。
7,红珊瑚、绿松石、青金石、天珠、象牙、金、银、铜等矿物和宝石在这些文物中出镜率很高。那时候绿松石并不太值钱,红珊瑚却已经非常珍贵。
8,有些藏汉双语经书是写在黑色的纸上,那是在磁青纸上用金汁书写的,颜色千年不褪,经文的力量透过千年前遒劲有力的书法永存。
9,文成公主被藏民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而赤尊公主则被认为是白度母的化身。
西藏是遥远而神秘的,一千多年的历史不会因为看一次展览或者走一次旅行而被破解。但每多了解一点、一点点,西藏在心中形象就会更生动一点、一点点,你和它的距离就会更近一点、一点点。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我想这就是观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