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984》这本书主要描述的是一个极权社会体制下主人公温斯顿从思想觉醒到被改造成“思想纯洁者”的过程。
在1984的这个世界,有三个国家,大洋国、欧亚国、东亚国,这些国家之间战争不断。战争的对象联盟的对象也时刻在变化着,仿佛战争是常态,只是为了消耗国家资产,只是为了调动民众愤怒的情绪。胜负无所谓,联盟无意义,战争即和平。
我们的主人公温斯顿所生活的国家是大洋国。这个国家有一个优秀的领袖“老大哥”,永远正确,永远被人们敬爱,也永远看着所有的人。
可是我们再看看现实生活,是电屏监视,是物资匮乏,是劣质食物,是无休无止的仇恨会,是人与人之间的猜忌,是亲朋好友之间相互举报……
这样的社会等级分明,有内党、外党、群众,内党是这个国家实际权力掌握群体,外党人从事着需要技术含量的工作,群众数量多但生活艰苦且麻木。
温斯顿是一名外党人员,日常的工作就是处理文档,如有些人被消失了,那么历史的报道等内容需要重新撰写,有些事变了,历史的报道也要修改,他的工作简而言之就是改变历史。
工作的乏味,生活的压迫,以及身体的健康问题,温斯顿逐渐对现有生活感到厌倦,憎恶。同时因为工作中接触的信息、记忆中的信息与现实报道呈现的信息的矛盾,有股冲动让温斯顿只想打破现状,逃离现实,即使死亡也无所畏惧。
然后他遇到了朱莉亚,以为又是一位愚蠢盲从刻板的姑娘,却不知她叛逆充满活力的妹子,关键这个妹子还爱上了他。于是他们走到一起,他们一起约会,一起倾诉,一起加入兄弟会,期望推到现在的统治。
然后,他们以为的同道中人,确实抓捕他们的人,他们被带到友爱部,不知道白天黑夜,不知道今朝是何日,有的只是无尽的关押,是严刑拷打。在这样的环境下,温斯顿开始出卖所有的人,但他知道自己是为了逃避拷打,他的心没有背叛她,直到最后的恐惧出现,当温斯顿脱口而出“去咬朱莉亚”,他知道自己彻底背叛了朱莉亚,背叛了自己,他被改造成功了,成为了“思想纯洁者”。
感触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是震撼与压抑的,震撼这种奇思妙想带来的认知刷新,同时也被书中的环境与场景所压抑。
然后生活遇到一些事,看到一些事,感觉这怎么那么像书中的场景呢,感慨书籍果然是来源于现实呢。
因为某种驱动,再次读了下这本书,免疫力故事设定带来的震撼,仔细思考了这种设定的逻辑,越发感觉设定的巧妙。
比如“战争即和平”的内在原理解释,是对历史发展多么透彻的理解才能想出这样的设定。关于“双重思想”看似荒诞,但按照唯心主义的思维模式,意识即存在的一元论,也是说得通的。
这样一个绝妙的故事还是值得去阅读,去体验不一样的感觉的。
摘录
无知即力量 自由即奴役 战争即和平
为未来或过去,为思想自由、张扬个性且不孤独的时代——为真实的,不会抹杀清除过往之事的时代致敬! 从千篇一律的时代,从孤独时代,从老大哥的时代,从双重思想的时代——致敬!
思想罪不会让人死,思想罪本身就是死。
谁能控制过去谁就能控制未来,谁能控制现在谁就能控制过去
忘掉那些应当忘掉的事,再在需要的时候回忆起它们,然后再忘掉,最重要的是,要用通用的方法处理这过程本身。
那仅仅因为相比消极,我更喜欢积极的东西。我们不可能在这场比赛中获胜,某些形式的失败会比其他形式的要好些。
因为统治的秘诀就是:将认为自己永远正确的信念和从过去错误中吸取到的教训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