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看了说昨天的不够接地气,那今天就聊最接地气的 摆摊。
十五年前,我找渠道40块钱买了一大袋水精灵,其实就是亲水树脂做的玩具,泡在水里能变大。
我拿着去了幼儿园门口,景区旁,夜市旁等地方摆摊,一天卖掉了大概1/5,卖了290块钱,为了庆祝吃了顿牛排花了300,没想到这就是我之后多次摆摊中ROI的一次。
我后来也在一直反思,为什么就第一次成了,后面更认真做反而亏,现在基本想明白,本质上就是两个问题,位置和好奇心。
第一,能不能找到低成本高流量且不被赶的摊位?
现在摆摊越来越难了,能找到的人流量大的地方,一般摊位费很贵,固定成本大幅增高,算下来赚不到什么钱;不要摊位费的地方,人流量又不够,摆一天算下来时薪几块钱;人流量又大,又免费的地方,基本上摆一天第二天就会被物业赶走,不可持续。
两年前想办法找人拿到了一个非常抢手的摊位,只有两个月的期限,我卖了一周花,发现库存管理太难了,于是把剩余的一个半月转让了,秒赚几千。
第二,卖的货能不能吸引路人的好奇心并驻足?
如果你卖鸭脖,卖围巾,这种耳熟能详的单品,路人走过的时候稍微瞟一眼就有数了,一般不会给你的摊位分配更多注意力,更不会驻足了解。
但如果你卖的东西,一眼看上去看不懂,人天生的好奇心就会驱使他多看两眼,甚至停下来仔细看;停下脚步的这个人成交与否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路人会看到有个人停了下来,其他路人的兴趣会被放大,也会驻足,这样便形成了正循环。
核心是驻足,驻足是注意力的最强表现形式
当年卖水精灵的时候,其实就是最开始成功吸引了几个小孩子驻足,然后给摊位前聚起了人气,引发了更多小孩子的好奇心,好奇的人多了,自然买的人就多了。
如果你也在考虑摆摊做副业,可以先问问自己上面两个问题,如果答案都是否,那真的没必要,这坑已经帮你踩过了,没必要再浪费钱;
如果其中有一个答案是是,那可以一试,但天花板应该不高,本质上是拿时间换钱,跟打工没什么区别,冬天戴着手套围巾插着充电宝在寒风中刷手机会让你开始怀疑为什么不回去办公室;
如果两个问题答案都是是,那你快摆吧,叫上我!
副业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美好,能少交点学费就少交点,有其他在研究的副业也可以随时跟我说,我会尽力分享些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