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人们对孩子的教育的方面的改变,不少校园暴力事件逐步被曝光在网络下,曝光在人们的眼皮下。
还记得不久前的太原师范学院的校园暴力事件吗?
一个女生称自己长期被舍友恐吓侮辱,甚至被外传裸露视频,如今导致重度的抑郁。
忍无可忍之下,她在微博发文求助:
事件爆出之后,女生的手机受到了学校的扣押,并且在老师的监督之下,她被迫发博表示这只是和舍友之间的打打闹闹,只是开玩笑过头之后的一气之下发出的过激言论。
再之后,学校做出回应,表示不存在任何校园欺凌的事情,保证今后会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强化心理疏导和干预,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生活服务。
事实的真相如何我们很难去做出考究,太原师范学院是否真的存在校园欺凌事件,是否真的只是像学校回应的那般只是宿舍之间的小打小闹,我们不从得知。
但是「校园欺凌」确确实实地在现实中发生着,不管是小学、中学,更甚者大学当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
对于像我这样的,在初中是一个沉默寡言,胆小内向的女孩子而言,学校无疑是让我最害怕的地方。而我也在中学时代遭受过校园暴力,尽管没有那么严重,但还是在我的心灵方面留下了阴影。当我在父母以及好友面前说出这件事时,我还是忍不住的想哭,以至于我在今后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不乏有些恐惧,生怕说错了某些话。
仅2014—2015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就有43起,那些没有经过曝光的,校方私下进行解决掩盖的更是不胜枚数。
这些案件最终的处理结果一般都是:和解。
福建漳州市北斗中学的小女生被多人扒光上衣、裤子殴打。处理结果:派出所希望家长能和解。
山东日照多名男生厕所殴打同学,并要求其吃屎。处理结果:警方表示已和解。
得不到重视,只是一昧地认为这是同学们之间的一个玩笑。
但是这些所谓的玩笑,带给那些受欺凌者的确是难以抹去的伤害,河岸上的人根本无法体会河里溺水的人有多痛苦。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论是在法律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对青少年的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
前段时间,有部很火的日剧《三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
在游泳比赛中获得冠军的女生景山澪奈,因为被诬陷在比赛当中服用兴奋剂,在学校被同学们孤立。
课桌上被人写满“去死吧!虚伪!服用兴奋剂的混蛋!垃圾!叛徒!消失吧!”,遭受着现实中和网络上的谩骂围攻,最终不堪重负跳楼自杀。
对于景山澪奈的死,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那些造谣者,传播谣言、带头孤立澪奈的人固然可恶,但是那些旁观者呢?那些将这些当做学生之间的小冲突小打小闹的家长老师以及那些迫于其他人的孤立而对澪奈冷眼相看的同学们就真的是无辜的吗?
正如剧中澪奈的死不是由一人造成的,现实中的校园欺凌事件的施害者也远远不是一个人。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害怕被牵扯其中,害怕最后也因为“不合群”被孤立,然后保护起自己,最终无视施害者的行为,放任他们的为所欲为。
校园欺凌并不是受害者自己勇敢面对就能够被终结的,校园欺凌之所以屡禁不止就是因为学校、家庭,更甚者是社会的不重视造成的,形成了普遍纵容欺凌的氛围。
因为氛围的使然,人人自危,面对欺凌者的行径,没有任何人能够站出来阻止。
都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可其实让雪花反省自身的堆叠方式,远比单纯要求某一片雪花负起责任,有意义得多。
希望每个人都不是校园暴力的施暴者,更不会是受害者。愿不再有校园欺凌,愿每个人都被世界温柔以待,愿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