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沣要收回北洋等地方财政大权,袁世凯与张之洞从容面对
慈禧老佛爷一驾崩,那载沣便做了新皇帝溥仪的监国摄政王,为了能够行使足够的权力,载沣将皇族成员逐一安排进国家的要害部门,这些本身就违背了祖训:皇族贝勒王爷是不能干政的,何况是清一色的贝勒爷集体干政,并且将汉族的勋贵全部排除在外,这不仅寒了张之洞的心,也寒了袁世凯的心。
袁世凯和张之洞对于载沣违背祖制只用满人不用汉人颇有微词,但单凭这一点,他们还不足以直接向载沣开战。俗语讲:树欲静而风不止,那摄政王载沣年仅26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再加上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便是通过人事任免,将汉族官僚尽数排除在核心统治圈子之外,第二把火便是想收回地方上的财政大权到国库,因为国库常年亏空,没有钱,想做事情也难。
为了向袁世凯等一众汉族封疆大吏收回财政大权,载沣先是从袁世凯下手,颁布圣旨,封袁世凯为太子太保,其实就是载沣嘴里的太子少保,这是载沣想要从袁世凯那里得到点什么,所以才将这个名头送给袁世凯。但在袁世凯看来,不管是太子太保还是太子少保,虽然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它也只是个虚名而已,根本不可能撼动袁世凯的内心。
况且这载沣颁布完圣旨就立即向袁世凯讨要北洋的财政大权,说袁世凯应该用这个来表示一下忠心(吃相真的太难看),完全不顾站在一旁的张之洞,你只给袁世凯封了太子少保,怎么也不给张之洞再加官进爵一下呢?这说明,载沣还是太年轻,不懂得平衡的帝王之术。那张之洞说这地方上的财政大权归地方督抚掌握,可是从咸丰朝历经同光二朝留下来的祖制,岂能是说改就改的?当初内有太平天国,外有英法联军,咸丰帝深知国库捉襟见肘,才明令地方大员自筹经费评判内乱,外和洋人,朝廷有难时,地方督抚来尽忠相助,现在相对太平了,又要收回地方督抚的财权,这是不是太不地道了?
张之洞的说法竟也让载沣无言以对,便又问袁世凯,袁世凯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反驳的机会,又拿出慈禧太后时的做法,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出逃西安,袁世凯在山东居中调停,可是没有从中央要过一分钱的银子,你们说要收回地方财权就收回,是不是太不义了?况且朝廷让地方财政自主,地方上的钱越多,说明地方的督抚能力就出众,可现在能力越出众,越遭到朝廷的质疑,干脆让朝廷把这些地方要员直接杀掉算了。
载沣听到这里,自知理亏,况且太年轻,对付一个张之洞都不及,何况同时面谈张之洞和袁世凯,哪有不输的道理,便丢下一句话:“你们就敷衍本王吧!”便悻悻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