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会在马路上或者商场里,看到家长批评孩子的情况,孩子在一旁大哭,家长却无动于衷,甚至对孩子严厉批评。很多时候,孩子只是犯了一点小错误,而家长却没有耐心,将孩子的错误扩大化,不管场合地点对孩子厉声责骂。有些家长在愤怒的情绪下,还会对孩子说出侮辱性的话语“我怎么生出你这样的孩子”“你这样的孩子以后不会有出息”等等。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这样的话不仅没有对孩子有任何鼓励性作用,还会对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
这些年来因为教育、因为叛逆做出逆反抗拒、甚至跳楼等不可挽回的极端行为还少吗?在这里关于各类极端案例就不一一举例了,相信大家在网络上平时都不少见到类似新闻了,不过关于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家长平时一定要多注意,不要打着“打是亲、骂是爱”的旗号去伤害孩子、破坏亲子关系。
教育孩子,与其硬碰硬,不如试试换种沟通方式:
1.注意音调和肢体语言
很多父母感到疑惑,为什么每天都和孩子沟通,亲子关系仍然不好?根据研究发现,当您和别人沟通时,对他所产生的影响,在措辞方面占7%,音调方面占38%,肢体语言方面占55%。下次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不妨用关心的眼神,注视对方。然后面带微笑,专注倾听。不时点头示意,表示接纳。最后问些问题,增进了解,也许你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2.试着换位思考
大部分的家长都会说养育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自己为孩子做了这么多,孩子却不理解自己,其实一样的道理,家长也没有理解孩子,这就是双方没有换位思考。孩子并不是完美的,有缺点是很正常的情况,家长想要解决问题,就要先冷静下来,试着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只有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会简单化。
3.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孩子
当孩子犯错或者惹我们生气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指责,而是对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多说我,少说你,当孩子的行为不合理时,请控制自己的情绪,平和地跟他说不可以,不管孩子怎么无理取闹,都要坚定自己的态度,做到温柔又坚定。
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