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在平台期冲不过去?可能是认知该更新了

1

夜深了,用冰凉的自来水洗了把脸,小王抬起头看着镜子里那已经开始消瘦的脸,思绪回到了3个月前。

小王是个上了9年班的公务员,撑不死、饿不着,每天上班干着类似的工作,下了班喝喝酒、打打球,安逸稳定。

这天单位新来了一个90后,领导说,“小王,带着丽丽去把办公用品和办公桌给安置了。”

“好的。走,丽丽,先去给你挑个办公桌。”

带着丽丽走进仓库,“你挑个桌子,我去给你拿办公用的东西。”

“好嘞,谢谢王哥”。丽丽回了句话,就一头扎进桌子堆里。

我拿了笔和本回来,发现丽丽还在那堆桌子里,只见她敲敲这个桌子腿,摸摸那个桌子面,不时的拉开抽屉来回试试。

“我的姐姐,还没挑完呢啊,快挑一个得了,上楼一会吃饭去了。”

丽丽说“王哥,这得好好挑,得坐三四十年呢!”

“得坐三四十年呢!”

这句话就像是一颗炸雷在小王的脑袋里面引爆了。

“挑好了,王哥,就这个吧,咱们上楼吧”

“啊,嗯,那个,你刚说啥,对,挑完了,走,上楼。”

“得坐三四十年呢!”这句话来来回回的出现在小王的脑袋里,终于把小王内心那点奔放的激情勾引出来了。

“再也不能这么活了!”

那天起,小王决心再也不过这20多岁就死了,70多岁才埋的生活,就这么与过去的生活决裂了。

由于基础差,小王没敢给一上来就给自己定那么高大的目标,他也怕三分钟热度过了死在目标上。

于是他给自己定下了一年减下30斤,一年看30本书,一年写30篇读书笔记,一年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

还自己问了问自己,这些是不是他最想要的,有没有超出很多自己的能力,有没有具体的推进计划。

得到愉快答案的小王就这么开始了改变自己的征程。

2

小王抬起头看着镜子里自己,冷水顺着脸滴答着,心想着这目标定的不高怎么两个月就卡壳了呢?

体重减了15斤,已经好长时间不往下走了;

日更写了60篇,越更越觉得费劲了;

书是越看越快,笔记越做越少。

有个小魔鬼快乐围着小王的头转圈,“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坚持呢,也没什么大用,好几天都没进步了,朋友圈都一个月没看了”。

有个小天使站在小王的肩膀上,一遍扶着额头一遍咳嗽着“再坚持一下,咳,咳,坚持一下就过去了,就过去了。”

小王抬起头,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

就这么放弃了?不甘心!

继续坚持?没有进展,坚持的好辛苦!

我该怎么办?

3

小王是你,也是我。

小王的情况,我们过去和将来,可能都遇见过或者将要遇见过。

我们可能走到瓶颈,就卡住了又退回了原点,也能突破了,然后走着走着又遇到了另一瓶颈。

每次遇到瓶颈,我们都会纠结,我到底是该坚持还是不坚持,不断的跟自己内耗。

因为在我们的认知里,我们认为只要努力,就能不断取得进步。

可实际上呢,在学习的时候,进展和时间的关系肯定不是线性的关系,也就是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基本是没戏的。

学习和取得的进步更可能是阶梯状的:学习过程中有很长时间一点进展都没有,但突然会突飞猛进,然后又是长长的一段平台期。

事实上,这个阶梯可能远没有上图这么陡峭。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应该是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只有通过积累达到量变到质变,才有可能突飞猛进。

但很多人往往只进行了一小段时间后,就因为进度突然慢下来,而开始动摇,最终可能连突飞猛进的感觉都没体会过。

所以我们的成长,更像是下面这张图(感谢永澄老师)。是一个并不规则的、上下起伏,但总趋势上升的曲线。

有时候阻碍我们成长的,可能是我们的认知。

如果小王知道了这个曲线,相信他就不会再迟疑了。

因为平台期不可避免,只有持续用力才能成就自己的改变。

小王不再迷茫了,可我们的成长又是在那个位置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