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南京!》到《南京照相馆》,从《黑太阳》到,从《里斯本丸沉没》到《东极岛》……机器,多个历史题材被重拍后陆续上映,沉重的历史再次重现,历史的伤口再次被撕裂,正当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时,一些不解的声音也随之而来:“一个题材拍来拍去有必要吗?”“同样的题材,好没新意。”“看多了,没意思。”为何历史故事尤其是革命题材的故事要不断的重拍,反复讲述的意义又何在呢?
一、不断重温历史,是为了铭记历史的伤痛。今年,距日本投降已80年,80年时间转眼而逝,但影视作品却让那段深重苦难的历史仿若昨日,它们将抽象的史实转化为了一幕幕具象画面,更能让后人铭记惨痛教训,而反复呈现,为的就是我们世世代代都将那段历史刻在心上,避免历史被遗忘。
二、不断重温历史,是为了精神的传承与价值的延续。彭德怀将军曾对将士说过:“你我出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就是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电影《长津湖》《金刚川》《志愿军:雄兵出击》还原了长津湖战役、金刚川战役和松骨峰战役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多方面刻画了志愿军英勇顽强、舍身忘死的革命精神,志愿军们为完成祖国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的一切,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抵挡钢铁洪流,创造出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精神和革命忠诚精神,必须反复歌颂,必须世代传承。
三、不断重温历史,是为了警醒当前,昭示未来。远东军事法庭中国代表法官梅汝璈说过:“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当前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90多年前,正是因为我们弱小,遭到日本的入侵,是无数先辈用他们的血肉,把中国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才有了如今的中国,也正因为我们谨记历史,才有了现在富强的中华民族。
四、不断重温历史,是为了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今年正值二战胜利80周年,但部分西方学者公开质疑中国战场对二战胜利的贡献,甚至提出“东方战场对二战胜利的贡献为零”的荒谬观点,还通过否定中国近代革命,质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合法性,此外,日本还在国际上多次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古人云:“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的历史虚无主义者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大做文章,其目的就是为了搞乱人心,搞垮中国,反复讲述历史,就是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强有力手段。
今天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就越不能忘记那段艰苦岁月,就越不能忘记那段血与泪的历史,它不仅是过去的回声,更是未来的路标,只要反复讲述,反复讲好,它就是我们复兴路上最亮的指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