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杉讲透论语
论语是国学经典,排在首位毋庸置疑。然而原著比较难懂,找一本好的论语解读书很难,而《华杉讲透论语》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者华杉是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读客图书的老板,相信读客大家并不陌生。在此书中华杉参考了朱熹,张居正,刘宝楠等人对论语的注解。本书有600多页,把论语讲述的详尽而又浅显易懂。
推荐此书还因为,华杉的这种读书方式才是正确的读书方式,他为了读透论语,下慢功夫,查阅各位古人的注解,仔细斟酌,参考古人的理解但又不盲信,还能加入自己的见解。在自己读透之后还能出书,教给别人,这才是真的读懂。
想读论语,选这本书没错。就敢这么肯定。
二,如何阅读一本书
想读书,先要修炼读书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本书初版时间1940年,作者是美国人,名字比较长就不写了,到现在还经久不衰,可见其经典性。
本书的思想见解被很多读书方法类书籍与读书方法类教程所引用,比如该书把阅读目的分为娱乐消遣,获取咨询,增进理解力。再比如该书将阅读分做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如果你关注过读书方法,那么肯定听说过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就是从这本书来的。
获取知识要注意获取一手知识,也就是找到知识的源头,这本书的读书方法就是知识源头,值得研读。
三,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书名很像成功学著作,封页上的作者光头形象也不太好看,但并不能掩盖这是一本好书。
作者是史蒂夫.柯维,被认为是一个思想家,不是每个作者都能得到这种认可。他认为决定一个人成败的是品德,而不是一些技能。比如一个好的推销人员更需要的是诚信,而不是一些说话技巧。
本书总销量超过2500万册,在全球140多个国家以40种语言出版。可见其经典性。
读这本书能想到一个字“道”,讲的是道而不是术。与其说是七个习惯,倒不如说是七个原则。以这些原则为行事准则,掌握并运用,便可称为习惯。最近有一本叫《原则》的书也大火。在我看来,本书讲的就是最重要的七个原则。比如要事第一,比如双赢思维。不说你掌握了七个习惯,你掌握其中一个习惯便能对你产生非凡助益。
四,学习之道
作者是乔希·维茨金,他少年时曾8次在全国象棋冠军赛中夺魁,13岁即获得象棋大师头衔。在纵横西方棋坛十年后,维茨金22岁开始研习太极拳,并连续21次赢得全美太极冠军及世界冠军头衔,成为“太极拳王”。
作者在象棋和太极拳领域都取得不俗成就,他在本书中叙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故事性强。他写的是自己的故事,也是自己的成功经验,本书简直就是《刻意练习》的真人真事版。
罗振宇,姬十三,战隼,成甲,古典等人都推荐此书。本书的经验对棋类,球类,画画跳舞等结构主义的学习尤其有用。我觉得每个做父母的人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因为读这本书可能对你已经没用了,但对你培养自己的孩子肯定有用。
有部电影叫《王者之旅》,讲的就是以作者小时候的故事。你也可以先看电影再读书。
五,精力管理
作者是乔希·维茨金,他少年时曾8次在全国象棋冠军赛中夺魁,13岁即获得象棋大师头衔。在纵横西方棋坛十年后,维茨金22岁开始研习太极拳,并连续21次赢得全美太极冠军及世界冠军头衔,成为“太极拳王”。
作者在象棋和太极拳领域都取得不俗成就,他在本书中叙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故事性强。他写的是自己的故事,也是自己的成功经验,本书简直就是《刻意练习》的真人真事版。
罗振宇,姬十三,战隼,成甲,古典等人都推荐此书。本书的经验对棋类,球类,画画跳舞等结构主义的学习尤其有用。我觉得每个做父母的人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因为读这本书可能对你已经没用了,但对你培养自己的孩子肯定有用。
有部电影叫《王者之旅》,讲的就是以作者小时候的故事。你也可以先看电影再读书。
个人公众号:大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