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自行车的女孩

一九九三年,我还是一中高三的一名后进学生。一中虽然是省属重点名校,奈何我的成绩实在平平无奇,全年级四百人,我排在三百名以后。学校每次考试按名次排考场,一个考场三十人,我一直在十几考场徘徊。那时候的本科率还没现在这么高,我这样的成绩,顶多上个大专。

四月初的一天早读,班主任把我叫到了办公室,游说我报名本地师专的文史系保送生——以我的成绩,也只能保送这样的地方。我有些犹豫,我知道我的成绩很难考上像样的大学,而且我确实比较喜欢文学,但学了这么久理工,却最终去读了这样一个本地不入流大专的文史专业,面子上未免难看。班主任继续孜孜不倦地劝说,从我的成绩现状一直说到就业形势,我有些不胜其烦,本来也无所谓,那就填吧!我拿了表回家。父母商议了很久,最终决定也是填,毕竟我的成绩使人看不到太多希望。

和我一起填表的还有几个人,填完保送表的我们几个成了班级里的异类,大家都在拼命做卷子的时候,我们在悠游闲逛。这样一两天之后,我们获知可以不必来上课了,于是更彻底地闲下来。突然从紧张忙碌如战争般的复习备考中脱离出来,还有点不适应。

这一天下午,父母去上班了,我百无聊赖地在街上游荡,我在家里根本呆不住,又不知道能去找谁,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只有我无所事事。我并不知道接下来遇到的那个人会改变我一生的命运。如果没有这个下午,也许我会平静地接受这个并不令自己满意的安排——去读那个文史专业的大专,然后成为一名中学的语文或者历史老师。我不知道这个改变是好是坏,我只知道,遇到了她,一切从此不同。

当时我在一段很长的下坡路上溜达着,鬼使神差地一回头,她骑在车子上一阵风一样从我身边刮过。她穿了件紫色的夹克衫,尽管戴着大大的口罩,我还是从那灵动的双眸中一眼认出了她,是她!没错!她这样急匆匆地赶路,是要去上学的吧?一怔的瞬间,她已经过去了老远,但她神采飞扬的模样却深深地印入了我脑海。很多年后,我仍然觉得那一刻她的出现,于我如同神谕。她使我感觉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追求,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努力和奋斗。

她是我的初中同桌,我对她有默默的喜欢,默默的关注,当然并没有表白过什么。只是午夜梦回,常常想起坐在我旁边那个脸蛋圆圆、笑容甜甜的女孩。初中时我们关系很好,甚至说得上有点亲密。只是当时年纪幼小,还不懂男女情。中考后,我们进了不同的学校,再没见面。

三年不见,却丝毫不觉陌生。我一眼认出了她,更触动我的是她专注赶路的认真神情。我失去了逛街的兴致,转身往家走,浑身像打了鸡血似的充满了病态的斗志。当晚,我向父母说明我决定放弃保送,参加高考拼一把,父母没有异议。第二天,我在班门口的走廊拦住班主任,告诉他我准备继续努力参加高考。我以为他会阻挠,按照当时的制度,每个班主任都会按班级平时成绩分到相应的高考录取名额。超额了奖,不足则罚,他肯定不想多加上我这个未知数做分母。或者是我当时坚定的神情打动了他,一向毒舌的他竟什么反对的话都没说就同意了,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那就进去好好复习吧,记住,你现在没有别的退路了。”

后来,短短的三个月,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把看小说的爱好暂时地戒掉了,上课也不再瞌睡。每天跟大家一样努力地做卷子、做卷子、做卷子……每天做不完的卷子,每天考不完的试。一个月后,一模,我的成绩上升到年级排名一百二十名;两个月后,二模,我上升到年级排名三十名,班级排名第五名。

学校的考场是按楼层从上到下排列的,第一考场在顶楼,末位考场在一楼。三年了,我一直在一楼,从未见过上面的天空。一模之后我升到第四考场,二模之后我升到第一考场,进入了一中的第一梯队。这种感觉挺不错,天下我有、舍我其谁,只要拼命付出最大的努力,就能获得相应的回报,我从学习中找回了乐趣和自信。

学习其实是最公平的东西,你认真努力总会有收获。后来步入社会也印证了这一点,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的努力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有些人靠裙带、靠谄媚、靠邪门歪道会轻轻松松将你的努力甩得一文不值。高考,是人生最后一次公平。

尽管我仍不是最优秀的学生,却无疑是进步最快的。那一段时期我遭受到的表扬比前面十八年的总和都多。高考,我的成绩超出重点线三十分,不算多优秀的成绩,但比三个月前的自己已是天壤之别。

后来我的梦里还时常出现那个女孩。她风驰电掣、她披荆斩棘、她一往无前,骑着自行车从我的梦里一闪而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