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火柴棒医生文集》(周尔晋著),其中有一篇《“禁足”与“留步”》,讲的是周老去菜市场买菜,与菜农讨价还价却反遭对方讽刺挖苦的经历。俗话说,“和气生财”,某个菜贩若觉得买卖做不成,不卖便是,实在不必出口伤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柔软的舌头说出的话,力量却如此之大,实在重要。人与人之间靠语言交流,周老从此不再光顾那个说话难听的菜农的摊位。
生活离不开消费。我们作为消费者,花钱购买生活必需品,本应是一件愉快的事。但若遇到出言不逊的卖家,难免心里憋屈,也只能自认倒霉,“吃一堑,长一智”。
回想起几十年前,我曾到离家25公里外的大市场采购,看见有人卖猪肉排骨,便也打算买一些。当时我还仔细盯着,肉摊老板推荐了一块几乎没肉的大骨头,我看着他从塑料袋中拿出来,付了45元。可回到家一看,那块光秃秃的大骨头居然又被他不声不响地塞回了袋子里。可见这人太不诚信,故意糊弄消费者。因为路远,我也只好认了,从此干脆少吃肉、多素食,反而身体更健康——没什么毒素破坏我的身体。
还有一次,还是在那个市场,我看到有卖栗子的。那是我第一次买栗子,一种5元一斤,一种5.5元一斤。我问卖家质量怎么样,她说“挺好的”,我就买了5斤。回到家一煮,打开第一个就是坏的。20块钱买5斤栗子,最后只有8个能吃,其余全都扔掉了。本想回头找她理论,但还是忍住了——怪自己贪便宜,不懂挑选,缺乏生活经验。
当然,卖家的不诚信是最可恨的。但吃亏多了,也渐渐长出见识。下来反省自身,也有我自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