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雷筒没传说的那么厉害
时下与网友们聊天,大概受电影的影响,好多人对其威力给予极高的评价,在下实难苟同。飞雷筒要是那么神奇,为何只是昙花一现呢?因为它实在并不神奇,不仅不神奇,它还有诸多与生俱来的缺点。
缺点之一,操作费时、难度大。前边说了,要做好飞雷筒的发射准备,需要花费大量的兵力与时间进行细致而又繁琐的土工作业,而且进行这样的土工作业还必须使用受过专门训练的工兵来完成。发射准备中,要细密考虑挖坑的角度、发射药的装量、炸药包的重量、导火索的延时、长度等等诸元。这之中,哪一个环节弄错了都会影响打击效果。就说这斜坑的角度吧,就必须得根据目标的距离、发射药的装量和炸药包的大小来进行计算,算的不准或挖的不准要么打远了要么打近了;再说这作为延期引爆的导火索的长度吧,也要根据目标的距离与飞行的时间来计算,长了可能导致炸药包到达目标点后未及时引爆而使敌人从容处置,短了可能还没到达或接近目标便在空中爆炸,从而失去或降低打击效果。挖坑费事,计算装药量与引线长短费脑子,火药、隔离板、炸药包的装填也要费功夫。总之吧,若想比较理想地完成这一系列准备动作,那是相当的麻烦。
缺点之二,精度全无保证。由于受当时技术和设备水平的限制,土法生产的黑火药很难保证性能一致,这不一致造成的后果,便是你虽然按要求计算好了放这么多发射药应该使炸药包落在150米的目标上,结果有可能会跑远了打到200米处,也可能打近了落到100米处。还有,那时的炸药包并不是采用机械化模具按统一规格进行生产,而全由人工捆扎,其外形又很难保证统一规范,这又会导致在飞行中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不确定,因而难以保证理想的飞行轨迹,又会进一步影响射击精度。这还都是假设计算者绝对不出错的情况,而若因为操作者素质的因素再产生偏差的话,那偏差再乘以偏差,偏差的平方就是更大的偏差了。
缺点之三,适用战场受限。由于飞雷筒的发射准备工作特别地费时,这就注定了它只能用于进攻作战时打击敌人不能移动的筑垒、铁丝网等防御设施,而不能使用于防御作战打击敌人的活动目标。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军的防御体系早已不是单薄的一道,而是一道又一道有着很大纵深了,这样一来,你若想用飞雷筒来破坏它的防御设施,就得一层一层的啃,也就是说,清除了第一道的敌防御设施,还要清除第二道、第三道。那能否一次就将敌多层次的防御设施全部清除呢?不行,因为飞雷筒的射程有限,远了够不到,只能一层一层的啃。实际上,使用飞雷筒的最佳战场是类似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壕对峙,但战术的发展是很迅猛的,到了四十年代,这样的战场条件,除了淮海战役的双堆集,还真的不多了。
缺点之四,安全系数太差。受飞雷筒有效射程的限制,其射击准备往往要抵近到敌人前沿一二百米内进行作业,而且这种作业需要的人力众多目标大,作业的时间又特别长,又不能经常变换位置进行规避,便极易成为敌人的靶子。一二百米的距离,已经是敌人冲锋枪、掷弹筒的有效射程了,敌人一发掷弹筒弹过来,往往便会引爆你的炸药包,何况敌人手中并不仅仅只有掷弹筒呢?
除了敌人的破坏,飞雷筒自身的性能与操作的失误也会带来惨重的事故。比如用来引燃发射药的引线和炸药包的导火索问题。飞雷筒抛送的炸药包很多还是采用手工点火的方式点燃炸药包的导火索,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点燃炸药包导火索的同时也点燃发射药的引线,可发射药的引线失灵了而炸药包的导火索却没失灵怎么办?也就是说,炸药包飞不出去,而炸药包的导火索却点燃了,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怕是没有谁想象不到吧?特别重要的是,我说的这个却并不是假如,而是当年经常出现的情况。当然事故的原因远远不是这一种情况了。即便是采用拉发方式点燃导火索的,因为发射药的效力问题而造成自伤事故的,也司空见惯。在当时,因为飞雷筒自爆事故而造成的伤亡比任何一个兵种和单位都严重的多,这也是它很快便遭摒弃的一个原因。
飞雷筒不是步兵用的
飞雷筒在影视中出现的不多,只是《集结号》和《智取威虎山》中有多个镜头,给人留下很深印象。但可惜的是,电影中那样的使用,却是一处硬伤,除了前边说的技术上的硬伤之外,战术上的硬伤也同样明显,因为它根本不可能用于一个单独打阻击的步兵连中,更不可能使用于一个以在山林中快速追击为主要作战方式的剿匪小分队中。
为什么不可能呢?
首先,不是专业的工兵分队用不了它。飞雷筒在当时,属于技术兵器,但又是土造技术兵器,安全系数不高,很难驾驭,弄不好会炸了自己。就连专业的工兵都经常会发生殉爆事故,何况不专业的步兵呢?象《集结号》那样在一个主要任务用于打阻击的步兵连中配备那么多具,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由一个步兵连玩得转的,何况这个连还只有四十几个人,就是玩得转,光伺侯它,也就什么都不用干了。至于少剑波的小分队,人数更少,更不可能伺候那大家伙。
其次,飞雷筒只能集中用于攻坚,不能用于防御作战。它是绝对不可能像电影《集结号》那样加强到独立打阻击的步兵连由连长指挥的。因为你一个连的阻击任务,主要就是消灭向你冲锋的敌步兵,而步兵他是要动的,他不可能像永久筑城那样等着你慢慢地挖坑、埋筒、装药、密封、点火来打击。你用这样一个光发射准备就要费时几十分钟甚至更长、而且射击距离与射击角度一旦固定便无法轻易改变的笨家伙,来打击每分钟都可能要移动几百米的敌人的步兵,那不等于用蜗牛追跳蚤吗?那能不能在事先标定好打击目标的区域,提前做好发射准备,待敌人进入到固定区域后再进行打击呢?行到是行,可性价比就太差了,就远远不如用步枪或地雷更便宜更划算了。
第三,飞雷筒完全不适用于山林追击作战的剿匪小分队。因为块头特别大特别笨重,操作特别的费时,在当时装备飞雷筒的工兵连中,每个连的飞雷筒也不过就那么几具而已,但即使这样,一两百人的工兵连机动起来也是相当不便的。又由于它的操作使用特别慢,想快也快不起来,以《智取威虎山》那样的剧情,如果用于追击作战,等你做好发射准备,怕是土匪已经跑出十里以外了。再说了,飞雷筒只适用于开阔地的攻坚,在茂密的山林地,根本就无法施展。而实际上,由于山林游击战的特点,当年北满的追剿小分队连掷弹筒都不愿意带,一来嫌它太重,不利于快速追击,二来嫌它在山林地施展不开,无用武之地,也不可能携带比掷弹筒笨重许多倍而且同样是以曲射为发射方式的飞雷筒。更严重的问题是,北满剿匪的时候,还没这东东呢。
应该承认,在缺少火炮支援,而全靠爆破敢死队的勇敢牺牲来逐次爆破攻坚的情况下,能用土法研发出这样不用人力来投送炸药包的兵器,无论如何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但任何事物,都不应脱离开它的角色定位来作无限的拨高。飞雷筒也一样。它就是一个在缺少重炮支援的情况下为攻坚而用来抛送炸药包的工具,不是什么超威力大炮,更不是什么神炮。后来我军的火炮通过缴获逐渐增多,炮火压制能力大大提升后,飞雷筒便完成了它的使命,从此退出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