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工作之后就几乎不看书了,经常翻了前几页就看不下去,2017年,在简书看到太多努力的人,也想写写文章,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带动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常常会觉得无题材可写,思想就是干涸的状态,当意识到没有输入怎能输出之后,买了一大推书籍,放了几个月,也没看完一本。
终于在2018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两周至少看完一本书,并写读书笔记。
昨天在家闲来无事,差不多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孩子,妈妈陪你慢慢长大》看完,中间会走神,会想去刷刷朋友圈,还好,终究是看完了,也写好了读书笔记。
这本书,吴文君老师用叙事的方式记录十七年来和女儿的点点滴滴,没有教导性的语言。整本书读下来,感受到的是,吴老师对孩子任何一面的接纳,给予孩子完全的信任,站在孩子身后无条件的支持,带着欣赏看待孩子的成长,孩子带给她特别多的惊叹!
吴文君老师刚开始通过给零花钱的方式让孩子做家务,但是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只要零花钱够花了,就不愿意去做了。她及时调整,并和孩子商量重新制定双方都同意的规则。
我们和儿子在看电视上也曾经一起商量制定了规则:每天看两集短的动画片,如果一集很长就看一集。刚开始,执行的特别好,每次看完,他主动关上电视机。大慨持续了两个月,慢慢的,有时候,过时间了,他不小心多看了一集,因为一集只有五六分钟,我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他发现多看了一集,也会偷偷乐。但有时候,一集特别长的,我们就不能坐视不管了,会强制关上,他就开始哭闹了。反思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大人对规则的忽视和不尊重,影响到孩子对打破规则的尝试,导致规则的约束性失去作用;二是,当孩子不能执行规则,我们大人去管的时候,没有做到温柔而坚定,而是带着怒气的。我们需要重塑“规则”的“威严”,并温柔而坚定的执行。
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要根据情况,通过不断的调整,找到最合适当下的方法。
吴文君老师给她的孩子充分的自由和空间,一个雨夜,她女儿在晚上九点多独自在小区转了一个多小时,观察到平时没注意到的花草,并激发她的创作欲望,连夜创作画画。文中举了很多类似的例子,譬如10岁独自一人坐公交车回家,14岁自己出远门坐飞机。他们给孩子的信念就是,这个世界很安全。
我相信吴文君老师一定是在确定孩子足够独立,有能力去做这些事情,才会完全的信任她,放手让她去做。我们不敢贸然效仿,但是,我们要意识到,锻炼孩子的独立性的重要性,不代劳,教给他照顾好自己的技能。
前几天吃完早餐,四岁儿子突然说要洗碗。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帮倒忙吗?弄的到处是水,我还得收拾。打破碗了,怎么办?但是,转念一想,他难得对做家务有兴趣,为什么不给他试一试呢,等到他长大,你想让他具备做家务的能力的时候,他可能根本不屑去做。于是,他站在小凳子上洗,洗得特别认真,我在旁边提醒下该注意的,防止水弄湿衣服,碗不要放太靠边。洗完之后,孩子一脸的满足感。
在教育孩子方面,孩子爸爸的很多方法对待孩子很凑效,他比我更懂孩子,但是仍然有很多时候,会让我不能忍受。他会在孩子不收拾玩具,当着孩子的面把玩具收起来扔掉;会在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时候,严厉的训斥;会在还在做错事情的时候,非常坚定的不满足孩子的要求。而我容易向孩子妥协,我认为他的坚定是对的,这份坚定是我缺乏的,但是带着怒气的坚定,就让我看着很难受了。
但是,父子俩每次出现冲突,又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化解。而父亲的陪伴,带给他的那份力量,是母亲没有办法给的。
“我们不能企图让爸爸和妈妈的教养方式与习惯完全和谐一致,假如那样的话,孩子得到是单一的教育和影响,看到的只是一种模式,只学到一种人生经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一个人在社会中,要学到很多经验,积累不同的经验,应对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人。”“夫妻任何一方,不可以要求另一方,与自己完全一致的去教育孩子,要尊重另一方对待孩子的模式。彼此的尊重和信任,更是对孩子的一份信任和要求。”吴文君的这段话,化解了内心的纠结,开始重新审视孩子爸爸的教育方式。
书里写了很多吴文君女儿全身心投入某件事情的例子,比方,有创作欲望的时候画画,为管理好花房查阅很多资料,每天放学给面包车涂鸦到晚上十点钟等等,她在这份自足的充实感中,激发出很多的潜力和创造力。这就是内在驱动力,驱动她去探索,去体验。
这份热情,这份投入,这种充实感,是多么的难得!而我们中很多人的生活太缺乏这种全情投入的充实!
这本书,没有教育孩子的实用技巧,读下来就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带着满满的爱,陪伴孩子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