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以众人心为堤,铸牢“防洪堤坝”

2025年6月24日,当洪水漫过“村超”赛场的绿茵,当浊浪吞噬街头巷尾的烟火气,贵州榕江遭遇了近几十年来的特大洪灾。这场洪灾不仅是对城池堤坝的考验,更是对人心堤坝的淬炼。最终,正是那道由政府担当、军民同心、八方驰援筑成的“心堤”,让这座小城在洪流中站稳脚跟,生动印证了“人心为坝,可抵万难”的深刻哲理。

政府的担当是心堤的基石。灾害发生后,从预警信息的精准传递到转移安置的有序推进,从物资调配的高效运转到救援力量的快速集结,榕江各级部门展现出的应急能力,成为安定民心的“定心丸”。基层干部趟着齐腰深的洪水挨家排查,职能部门在临时安置点搭建起“救灾临时点”,这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让受灾群众在绝望中看到光亮。在救援冲锋舟上飘扬的党旗,不仅指引着救援方向,更凝聚起战胜灾难的信念。

军民的逆行是心堤的脊梁。消防战士日夜奋战护送被困老人,武警官兵连续作战疏通淤堵河道,这些洪水中的“逆行者”,用钢铁意志筑起生命防线。有村民回忆,当救援人员浑身泥泞地把面包递到孩子手中时,那句“别怕,有我们在”比任何堤坝都更让人安心。这种穿军装的守护与着布衣的信任,构成了灾难中最动人的双向奔赴。正是无数这样的瞬间,让“军民鱼水情”不再是抽象的表述,而成为心堤上最坚韧的钢筋铁骨。

八方的驰援是心堤的暖流。从爱心企业连夜调运的饮用水,到志愿者自发组建的清淤队伍,从网络筹款平台上跳动的善款数字,到曾为“村超”呐喊的球迷赶来帮忙——这些跨越地域的善意,让榕江不再是一座孤城。当全国各地的爱心如涓流汇入榕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物资的支援,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文化基因在当代的生动延续。

如今,洪水已经退去,榕江的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村超”赛场也于2025年7月26日恢复往日的生机,再次成为人们欢乐和梦想的舞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榕江人民的坚强和勇敢,也看到了“中国式团结”的伟大力量。这种力量,将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勇往直前,迎接一切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