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暖暖莳光电台,我是Danny。我是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认证指导师的培训学员。传播幸福的科学让你们收获幸福与美好是我的追求和使命。每天10分钟,期待能够与你幸福相遇。
一、为什么越称赞,孩子越说不得?
某一天,一位朋友告诉我她接到了老师的电话说自己的孩子在数学考试的时候作弊了!老师和朋友都很惊讶,因为朋友的孩子在班里一向名列前茅!
每一个新学期,都会有许多父母因为孩子厌学而来咨询,而大部分的孩子是一向成绩优异的孩子。
而吊诡的是,很多家长都和我说:“他们一向阳光教育,鼓励表扬为主,没有逼过孩子学习呀?”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从孩子蹒跚学步到长大后取得的每一次成就都期待我们的见证和鼓励。孩子需要赞扬毋庸置疑,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恰如其分的赞扬?
二、归因风格对思维模式的影响
上一次节目中,我们已经顺利闯关来到了孩子第三层的理性脑,孩子通过与他人互动以及获得的反馈中建构理性脑中的神经回路,当某种反馈一直持续,这些神经回路会不断增强成为了孩子下意识的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
当孩子考取了不错的成绩,你也许会和孩子说:“考的真不错,我就知道你很聪明!”
这种评价方式,心理学家称之为“固定型思维模式”,会促使孩子无论结果好坏都会归因于自己的天赋和运气。他们认为自己的个性,能力、成绩以及处境都是无法改变的,陷入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就是一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成长型思维
与之相反,当我们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仔细描述孩子的充分准备和所付出的努力,孩子就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自己的努力结果,相信努力可以提升成绩和个人能力,这就是成长型思维。
三、一个人的成就与什么有关
在书本《毅力:热爱和坚持的力量》中提出两个公式:
天赋x努力=技能
技能x努力=成就
所以,成就=天赋x努力的平方,努力占据着重要的因素。
所以可以看出来:“我们大部分人的努力的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去努力呢?关键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啊!
成长型思维的神经科学基础就是大脑是高度可塑,哪怕成年后也一直在变化中,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学会同时一只手画圆,一只手画方,不信你可以试一试。你的大脑是个天生的学习家。
现在分享五个培养成长型思维的方法。
1、要表扬“你真努力”而不是“你真聪明”!
科学家们曾经做过实验,他们发现,在表扬孩子聪明之后,再给他们选择做难一些的题目还是容易一些的题目,他们更多的会选择容易一些的题目,随后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也会变得更焦虑,最后的测试中这组孩子的成绩下降了20%。
另外有一组孩子被表扬努力之后,他们更愿意选择难的题目,遇到问题时会更加集中精力努力克服,在最后的测验中成绩上升了30%。
如果我们为了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在犯错的时候,固定型思维的孩子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和闹脾气;他们认为父母爱的是他们优秀的表现,这也是刚开始我提到的孩子作弊的原因,他不能接受自己成绩不好的形象,害怕失去父母的爱和关注。
而另外一些孩子会因此变得胆怯,没有把握的事情就不去尝试,不接受挑战,提高自己!这就是某些孩子会厌学的原因,他们太害怕去面对那种挫败感了。
有数据统计,在美国,最顶尖的哈佛大学学生的自杀率远高于美国的同龄人。这就是“聪明的诅咒”
2、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我们知道,孩子的好胜心和自尊心都很强,一道题做完后都会希望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这个时候不用急着告诉孩子答案,可以尝试问问孩子:“你先告诉我你是怎么算的,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你是如何思考的?专注于他的思考过程,并告诉他,你怎么想出来多比结果更重要。
如果,答对了,还可以引导孩子做难度再大一些的题目:“这个算法是对的,这里有更难的题目,你看看你的方法能不能算出来”。无论对错,都肯定他的尝试和努力。
这种升级打怪的感觉会让孩子乐此不疲。
3、启动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让学习的过程成为最好的奖赏。
真正的好学不是为了考高分,而是享受学习的过程和乐趣。
曾经有一群孩子去踢球,吵到了在旁边休息的老爷爷,老爷爷就想到一个办法赶走孩子们,他让孩子们每天都去踢球,每踢球一次就奖励2美元,孩子们既可以踢球还可以拿钱,当然高兴。
过了几天,老爷爷说,最近钱不多,只能给奖励1美元了。孩子们虽然有点不爽,但是还是继续踢球。
又过了几天,老爷爷说自己完全付不起钱了,他们踢球再也不能拿钱了,孩子们很生气的走了,再也不来踢球了。
孩子本身踢球是因为什么,是因为踢球本身好玩有趣,而不是因为可以拿到钱。这个老爷爷的外部奖赏成功的损害了孩子们的内在动机。
因此,不要给孩子太多外部的物质奖励或者赞美孩子做事的结果,而是要和他一起探索发掘学习过程的美好。
当孩子可以应用所学解决生活问题而不是拿高分的时候,他们才能体验学到的本领是有用的,并能带给自己满满的成就感。
这种内在的满足就是他们心里的永动机,无论你们表扬不表扬他们,他们依旧会热爱学习。
整合教育最大程度上模拟了生活,所以最有效。
例如:可以带孩子去商场与你一起购物,然后给他一个购物清单。整合过程下来,他就学会了认字、算数、空间定位、做决策以及和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例如:我很喜欢和孩子一起读一个绘本叫《皮特猫》,它是性格培养系列的绘本。
有一本书是讲皮特猫的衣服上面的纽扣不断的掉落下来,从4个纽扣一个又一个的掉落,完全掉没有了。
孩子会一边数着剩下几颗纽扣,这就是很好的数学启蒙,每一次掉落,都会问一句:“皮特猫哭了没有?”然后皮特猫根本没有哭,孩子也会习得皮特猫的乐观精神。最后皮特猫看着自己身上还有个肚挤眼,我和女儿都摸摸自己的肚挤眼,哈哈哈大笑,纽扣的颜色丰富,皮特猫还一直很乐观。
我觉得就是这个亲子共同探索绘本内容的过程让孩子对学习语言、数学之类的乐此不疲,当她看到自己数的纽扣数和后面一页的数字能对上,就会特别高兴的自我激励。
大年龄的孩子可以团队合作一起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做项目,也是学得特别快和开心的方法。
4、从优势出发为表扬加点料
虽然知道要表扬努力而不是聪明,但也总不能什么事情都简单赞美孩子你很努力吧!太空泛,达不到效果。
表扬要针对孩子的优势特点,具体的行为去真诚的赞美!
原来的赞美可能是:“你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考试中表现突出,干得漂亮!”
我们现在改为:“你这么坚持还有好奇心,花了很长时间来准备这次考试,现在你的努力有了回报,我们要庆祝一下。”
5、全面关注孩子各方面的优势品格,而并非仅仅关注单一的某项成就
曾经有一位来访者找我咨询,她感觉自己每天都特别的焦虑,如果成绩好,她就觉得自己是好的,如果成绩不好,她连死的冲动都有了,因为她觉得在她的生命中,成绩似乎是她唯一认可自己,获得他人认可的方法。
其实她身上有很多的优势,她之前一直没有关注过,因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他人关注和发掘过她的其他方面的优势。
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多孩子因为某一项的成绩特别优异,获得特别多的关注,当某一天他引以为豪的项目失败了,他们就感觉自己的人生都毁了,没有意义。
因此,我们父母切记不要给予孩子单一的某一方面的称赞,帮助孩子全方位了解自己的优势,获得更多的自我认同感。
在人生旅途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当孩子努力的过程里遇到困难,我们父母可以如何帮助他呢?明天的节目中为你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