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不是说身体或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不知道在偶尔的一个忙碌的星期一下午,或是一个悠闲的周末清晨,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也期待着,以一段旅程为自己和心灵做个小憩?

而说到我自己,我倒是又想起那片在烟云中静默等待着的赤水丹青了。

赤水的山不高,却胜在秀丽。从林中的青石小道沿着清溪、飞瀑、秀竹、红石一路蜿蜒而上,呼吸着竹林中沁出来的清风,耳边是安宁的山谷的回响。走不多时,踩踩清澈明朗的溪水,看看蝴蝶穿梭在桫椤树间,尝一尝附近村民们自制的竹筒饭,悠哉游哉。这里没有奇峰,不是壮阔,却多的是让人愿意生长于斯的野趣。

赤水的水也不深,没有滔滔的气势,但美在纯粹可亲。虽然都是千峰所聚,系出岩间,养一带空濛烟云,也可以飞泻千里,怒出山巅,留一股利落刚强。但大瀑布下的深潭,已把飞瀑化作了温柔的清流,孩童可以戏水;游人可以赏雨,等彩虹对看夕照;鱼与虾蟹可以据石而群居。再携着丹霞石汇成红色赤水河,与两岸深密的树林分作鲜明的丹与青,笼着一层或浓或淡的云雾,任点点白鹤出没其间,一痕远山,一轮夕阳。古人向往栖隐,莫非如此。

赤水的古镇不大,不华丽,比不得灯火江南,但因为赤水人至今还生活在其中,别有一股“人气”。走过的青石板路,有不知道多少代人用脚留下的印记;街边一棵旁逸斜出,浓荫满地的大树,还传着和它的岁月同样悠长的传说;坐街边喝杯茶,满耳都是东家西家乡里乡情;到了饭点,满座是上街下街的年轻脸庞。作为异乡客,感受扑面而来的风情,让风景更加隽永于心。

我来赤水也有十一年,算是一个本地的异乡人。但是旅行的目的地有很多,我却把赤水看作一本书,还来不及看完,更待细读、深味。赤水,永在我去和来的路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