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和考研的选择题
根据我之前在网上的查询,工作之前取得的学历是第一学历,只要有工作经历,再考研都是在职考研,取得的学历叫最高学历,但是现在好像也在淡化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的说法。
但是工作之前的学习和边工作边学习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选择工作,也要全力以赴,特别是对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更要珍惜,第一份工作什么状态,以后的工作几乎就是一样的状态。
里尔克: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所以,想着边应付工作,边考研,想把工作和学习都做好,难度是加倍的。
无论工作还是考研,都应该是在充分调查、论证并考虑最坏结果的基础上的选择,都是一种积极的迎战,而不是消极逃避,不是匆匆忙忙的选择,之后遇到诸多困难又后悔不已。
询问一下学长学姐们,之前你们学校毕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参照他们的就业经验可以让你少走弯路。
要毕业了,有必要打开自己,与这个世界产生一些必要的链接,不要太在意面子,不要玻璃心。我在南明的时候,团队经常强调让我们打开自己,不要怕暴露自己。
生命就像降落伞,只有打开才有意义。
魏老师举过一个例子:
有一个网友家在武汉,自己在广东教书。年龄大了,多大我不知道,反正家里人觉得她应该结婚了。她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家里给介绍了一个,有点逼婚的意思。她就很纠结,无法做决定。结吧?觉得自己并不爱那个人。不结吧?自己老大不小了,也不愿意孤身一人。然后,向我咨询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我说你结婚或不结婚,不关我的事,我也没有什么好的意见。但我要指出的是,无论结婚或不结婚,你必须学会接受现实,并在你选择的生活中去追求幸福。什么意思呢?如果你选择了不结婚,除非遇到真爱,否则独身。那么,你就必须接受独身生活,并充分享受独身带来的便利或者说幸福。独身的坏处,你要当成成本接受下来。就像你选择了住在北方,就得接受北方的干燥和寒冷,选择了住在南方,就得接受南方的潮湿和炎热,这就是生活。
同样地,如果你选择了结婚,你就要努力地相信对方,去付出你的爱。你的爱未必会唤起对方的爱,可能唤起的,只是对方对你的好感,这已经足够了。最糟糕的情形,是你选择了一种生活,又念念不忘于它的坏处,不愿意接受它,这样,就容易形成怨妇情结,是人生不幸的根源。本来你一个人过着,挺自在的,你偏偏怨天尤人,觉得别人都成双入对,你怎么这么悲惨?别人家暴的时候,你未必看得到。同样的,你明明选择了嫁给一个人,结果你对他各种不满意。最后,好好的婚姻,也可能被你毁了,反过来,又验证了你的不满意是对的,何苦呢?你既然选择了他,就在关系中积极主动地投入。这样,会让关系变得更好,至少不那么糟糕。这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选择考研,就积极准备,凭你的学习力,我相信还是有机会冲上去的。反过来说,失败了又怎样?张瑞展、郑欣宇不是都选择了二战吗?
世间没有不好的事情,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因为……,所以我不能。”
“纵然……,但是我还能。”
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你的选择是什么?
关于工作,我比较欣赏魏老师女儿留学期间写的一篇关于打工的文章《打工记》。她去年在上海入职了,妈妈在文章中如此说:
她终于顺利研究生毕业了,老妈悬着的一颗心稍稍安了;
她终于顺利入职了,而且表现还不错,老妈更是安心了。
那天,她说:“老妈,我每天到公司都是最早的那一个,然后是我们一个经理,再然后是另一个领导……”
自从入职以来,她几乎天天加班,周末也难得休息。但我几乎没听到她抱怨过。
她说:“我们新入职的一个女生躲在厕所哭,她又不加班,加班的是我……我都没哭”我心想:“你可能也会哭几鼻子的……”于是,每天想象着她哭鼻子的样子。
她说:“每天都有新惊吓”,我就忐忑,结果她又说:“我一个一个都克服了,每天都在学习新东西。”
女儿确实让我刮目相看。她没有我想象中那种脆弱,也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笨拙。她每天都笑嘻嘻地——笑嘻嘻地加班,笑嘻嘻地学习。她的坚强和学习力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让你考教师资格证,并不是让你毕业就直接去学校求职,毕竟你不是师范专业,而且我们也没有坚持让你考师范院校啊。
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结合目前的经济形势,特别对于女孩来说,教师是个不错的选择,去年不是有“名校毕业生(包括清华、北大)扎堆中小学当老师”的新闻吗?
但教师肯定不是你的第一选择,而且教师行业现在也趋于饱和,也不像你想像中那么好就业。露静是师范学校毕业,几次考招教都没考上。学校的特岗老师是把一本几厘米厚的书都背完,还有面试,也很不容易的。
只是,在非师范专业还可以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先考个证,将来也是一种选择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