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群里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学习本质来说是以假修真的过程。咨询师一开始可能不详咨询师,于是我们便努力去做的像个合格咨询师的样子,这样会难免给人有些装的印象。也就是说我们在装成合格或者优秀咨询师,其实是装着做优秀咨询师,这也是以假修真的过程。装,是先行后知的过程。装着装着,有几分像了;装着装着,越来越像了;装着装着,慢慢就是了;装着装着,以假修真了!
这让我一下子想到演员,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演员”呢。人生这场大戏中,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有的角色我们在行,有些角色我们不在行。不在行的,是我们没有经历过,对那些没有经历过的没有把握的,可是又内心有期待的,希望可以达成所愿的,怎么办,装!装,也是需要技巧的。
记得前段时间朋友圈特别火的《假装成一个好妈妈》,戳中了多少妈妈的心。为什么这里的“装”这么打动人心呢?我觉得首先这个“装”用在这里特别真诚,这里隐含着我想成为一个好妈妈,但也许我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妈妈,这既体现出理想和现实间的差距,又表达出向着理想方向努力的意愿,这真诚又平易近人的姿态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心。图文里以戏谑的口吻说妈妈的不容易,这些细节当过妈妈的人秒懂。这里“装”另一层意思就是:我知道怎么当妈妈,也知道当妈妈的难处,外界社会对“好妈妈”有着广泛的标准,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我放下了部分个人需要,肩负跟多责任,也付出了更多努力。可是看到文的后面,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一个妈妈真正的样子:她爱她的孩子,她爱她的家,她有很多侧面,也并不完美,可是她在努力为孩子和家人付出着,为了演好“妈妈”这个角色,在努力学习并实践着。这时,“装”就有了装饰的意味,变成了好上加好的感觉。
于是,我想装得像的秘密也许就是如此:虽然我经验不足,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但是我知道“行”是什么样子的,并且愿意为此努力,做出“行”的样子,这是“装”的第一阶段。渐渐地,在“装”的行动中,渐渐有了自己的体悟,原来在标准的框架下,个体的差异才是让每个人渐渐成为少数“优秀”的特色所在。经过修正与打磨,这个理想中的标签与自己本来的样子越来越契合,就好像是穿着特别合身的衣服,它修饰了你的身材,展示了你的优势,可是当你想放松的时候,也可以把它脱掉。
现在我们常说知行合一,应该就是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的结合。任何的理论都应在行动中去得到验证。而在任何事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总要有个入口,也许从“知”入手,也许从“行”入手,在知和行没有很好统一之前,总要经历一个“装”的过程。要想装得像,就要先装样子,然后再武装头脑(或者先武装头脑,再装样子),最后经过装修装饰,假装就成了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