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天光已长。少年时候,清明对我来说,只道是春季过半,乍暖还寒,直到15年前,爷爷离去后,才有了慎终追远的意味。
爷爷是1921年年底出生,和我一个属相,年龄差了一个甲子。虽然我们的交集只有不到23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每回忆起他,总有不同的感受。
我出生之后便来到燕郊镇,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近十年后回到北京。对于我来说,爷爷是个多面手,除了他的本职工作-地质机械工程师之外,他还是个有爱的老师,更是可以一起童心大发的玩伴。现在37岁的我,想写写的,是一个作为DIY爱好者的爷爷。
小的时候,家里订阅《幼儿画报》,每期画报都有很有趣的封面,其中一期,上面画的是一只沙燕儿风筝,蓝白相间,类似于现在的青花瓷元素风。爷爷帮我把画报取回来的时候,就赞不绝口,发誓自己有空儿的时候一定要做一只。
说这话并不是爷爷夸口,因为他一直是一个手工DIY爱好者。每年他从燕郊到北京和孩子团聚的时候,都挖空心思给孙子辈做点小礼物。曾经记得有一年,爷爷在回北京过国庆节之前半个月就用尺子比划着报纸上的包公和赵云的京剧行头画图样,然后拿出糕点盒照着剪剪粘粘,最后做出了两个帽子,带给在北京的两个堂弟,两个小孩收到这个自然是欣喜若狂,带着花红柳绿,上题“稻香村”或者“大顺斋”的帽子互相追打了好久。
盛夏,院里很多小孩儿都在捡蝉蜕,爷爷也不放过这个宝贵机会,因为他要做“毛猴儿”,而蝉蜕是做毛猴的头和四肢的最好材料。用这些蝉蜕,加上早就攒好的玉兰骨朵做躯干,爷爷小心翼翼地把蝉蜕肢解,然后在白纸上把这些零件反复摆来摆去,比照西游记里六老师的扮相,寻找最像猴子的姿势,认真程度堪比撰写学术文章。寻找到理想的组合后,爷爷戴着老花镜,用镊子夹着零件,拿乳胶一点点往花骨朵上粘。最开始乳胶粘性不够,粘好了的胳膊腿没一会儿就掉下去,爷爷并不气馁,换了不同种粘合剂继续尝试,包括面粉和的浆糊,万能胶等等,最后,四只可爱的猴子终于站在了爷爷的书柜里。有老北京客人来家问去,爷爷都会充满自豪地说:这是我自个儿做的!
说回沙燕儿风筝,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要组织风筝比赛,需要同学们自制风筝。回家和爷爷一说,他立刻就来了精神:翻箱倒柜找出几年前的《幼儿画报》,找出沙燕儿风筝的样子,打电话给在北京的儿子,要过来探望的时候带竹条儿和宣纸回来,自己去商店买了水彩和毛笔。于是后几天,我常常看到的场景是,爷爷手不离《幼儿画报》,然后拿着竹签反复比划,在火上把竹签烧弯,用铁丝捆绑,弯成沙燕儿的形状;然后把形状绷上宣纸,用蓝色颜料描画出沙燕儿的样子。大概5、6天之后,一只漂亮的沙燕儿风筝送到我的手上。
我和爷爷都很是高兴,决定到学校操场上放一个试试看,可惜效果并没有沙燕儿本身那么美好:虽然形状是对称的,但由于对称的两边重量不一,风筝放不上去,总是往右边倒。爷儿俩回到家着实有些沮丧,但是爷爷还会想办法啊!他用纸剪了两串大小不一的穗子,坠在风筝的尾巴两边,以期重量相等。当我们再去实验的时候,发现还是不成功,因为风筝太重了~无奈放风筝大赛就在第二天,无法再进行大的修改,于是只能把穗子卸下来,拿着风筝去碰运气。那天下午,别人用报纸糊的屁帘儿风筝都飞了老高,而我的沙燕儿依然不住地在2米高的地方倒栽葱,但并不耽误别人夸这个风筝做得精致好看,所以刚略通成语的我,回家告诉爷爷这叫“虽败犹荣”,爷爷眯着眼睛笑了好一阵儿,然后把这个他认为有点儿失败的作品束之高阁。
爷爷自己DIY的物件儿还有很多,比如相框,比如小凳子,等等等等。爷爷去世后,奶奶都妥善保存了这些,我回到燕郊奶奶家之后,每每看到,心里虽然略有伤感,但回忆起热爱生活,充满情趣的爷爷,也觉得他并未离开很远。
近30年后,爷爷奶奶都已作古,我和当初一起参加风筝比赛的小伙伴结婚也好几年。这也许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让我注定和生命之初的这段日子有剪不断的羁绊。家人决定卖掉爷爷奶奶在燕郊的房子。交易达成,需要有人去旧房子最后收拾一下东西,别人已经收拾了几轮,我是最后去的。打开尘封已久的房门,一切都熟悉,一切都陌生。爷爷的“作品”,也都不知身在何处。家人们并不比我更多知道每一个物件有什么意义,自然也不会一一妥善保留。回到燕郊婆家,在深夜掀开窗帘,看着我曾经居住了10年的家的窗户,痛哭了很久,不能成语,默默地向童年的自己,挥手告别,却也有一种释然:虽然房子不在了,爷爷的“作品”也都失散了,但我确信这些温暖的记忆,会一直陪伴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