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前,我骑着单车,穿行于清晨的绍兴古城。沈园与鲁迅故居的门扉尚闭,却让我独享了这座水城的静谧。空气清新凉爽,车轮碾过石板路,感觉十分惬意。返程途中,漫步至书圣故里,但见老瓦房临水而建,小桥、流水、人家,勾勒出一幅静谧的水墨画。
那副“桥名题扇书圣挥毫,寺曰戒珠右军舍宅”的对联,道出了王羲之(号右军)的往事:他心爱的明珠被白鹅误食,却疑是僧友所窃。真相大白后,他满怀愧疚,遂将故宅捐为佛寺,并亲题“戒珠讲寺”匾额,既有戒绝玩物之志,亦含警示自身之意。寺中的“墨池”、“鹅池”等遗迹,无声地诉说着书圣的传奇。
早餐后,隋团友一起前往施家岙村——女子越剧的发源地。在这里,我们体验了质朴的民间越剧,感受到了它从田间地头生长出的原始生命力。随后在越剧博物馆,通过详实的史料和讲解,系统了解了越剧从民间说唱到辉煌舞台的百年发展史。
午后,先欣赏了专业演员的精湛越剧表演,余音绕梁之际,便动身前往新昌的桃源村。行走在唐朝诗人曾踏过的古驿道上,脚下的石板被岁月磨得光亮,仿佛每一步都能与千年前的吟游诗人产生共鸣。
此行的华彩篇章,在于登临天姥山顶,登金银台,赏落日,选跳对面的金鸡太。落日熔金,余晖浸染群山。正是因为李白那首瑰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此山便从地理名词升华为一个不朽的文化意象。亲临其境,方知“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壮阔,山因诗而名,诗借山而传。
行程虽有些许波折,但这一日,从书圣的墨韵、越剧的婉转,到唐诗的豪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感觉充实而美妙。最后,夜宿天台,为这充实的一日画上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