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是关于章子怡的,最近一档名为《演员的诞生》的节目将她重新推上了各大媒体议论的高峰,评论最为犀利的语句是说她婊里婊气,但却不让人觉得讨厌。
《演员的诞生》我也看过几期,章子怡的表现确实是里面的亮点,对于每个演员,她的态度很直白,我觉得你好就是好,烂就是烂,别跟我说什么你很努力,你尽了全力,也别跟我谈你的什么过往曾经,演的不好就是不好。
她在台下会嘲笑、会白眼、也会哭泣、会感动。我怀疑再这样下去,或许这档节目就被她转改成了 “真人秀”。
她也从不在意其他导师的看法,不在意纷争和议论,她就这样“婊里婊气”的看着每一个上台的演员,评论着他们演技好坏。
有人说,因为她是章子怡,她是国际章,所以她可以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她可以用真实的样子去诠释自己的态度。但又怎么不是她的真实和从不畏惧他人眼光的个性造就了她呢。
很多年前,我曾看过一期她的采访,那时的她还只是一个刚出道的谋女郎,虽然也很风光,但还不足以被称作国际章。
在她回想往事的时候,她曾说道,我很喜欢演戏,我觉得自己就是为演戏而生。当时她两眼冒光,一副陶醉的样子。她并没有在采访中故意表现出谦虚,而是完全展现了自己对表演的热爱。
同时她也不去遮掩曾经的缺点,她告诉主持人“上学那会儿,我不喜欢的课,我会翘掉,然后我会跑到一个大大草坪上,躺在那里看头上的蓝天白云,我觉得那一刻我很真实”。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天真、无邪又真实的章子怡。
我们常常会因为工作而委屈自己,也会担心家人的看法、朋友的眼色隐藏自己。久而久之,我们就找不到自己了。
鲁迅曾说过,面具戴久了,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假装哭久了就不会了笑,假装笑久了就不会了哭,假装别人的模样,终将找不回自己的样子。谁都不希望揭下面具,发现里面其实什么都没有。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甚至可能自己也隶属其中,他们内心孤独寂寞,想要和你靠近,与你吐露心声,相处久了又担心你看清他们真实的样子,于是戴上自己厚重面具一把将你推开,继续过成最初伪装好的模样,和你微笑,同你点头。
你会觉得这样的人才最可怕,同时你也会连忙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变成那个样子。
人这一辈子想要的究竟是什么?难道不是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我吗?为什么要软了筋骨,松了皮肉,去过活成一副别人希望的样子呢?若都成了这个模样,谁又是谁?谁又是我呢?
不知何时,我们才会醒悟,没有了真实的样子,我们日复一日的过活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们可以谦卑,可以有礼貌,但也必须有底线。就算孤芳自赏,也要活得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