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    8    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2017   4.13)

个人观察
研究报告(研究结果,样本,调查问卷)


一:个人观察


亲眼所见,所以有一定价值

但是

我们见到的和说的不一样(价值观,偏见,态度,期望值过滤后剩下的)

自证预言:见到听到都是我们自己愿意的,挑选和记住的经历都是和以前经历和背景最相符合的侧面

很多障碍阻碍我们看清所发生的一切



二:研究报告

                                     赞成

科学研究如果进行的比较理想的话,是我们获得正确的一个最好的来源,因为科学研究强调,

可验证性

可控性:特别程序减少观察和研究成果诠释中的犯错率

精确性


1研究成果

                                     反对

有很多重要的问题,决定它们的可信度

研究的质量有高有低,差别很大,

研究成果常常会互相矛盾,

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结论,

如果我们大家要研究人员,也有他们的期望值态度,价值观和需求,这是他们所问的问题,研究的方法,解释研究结果的方式都烙上了偏见的印记,

作者或演说者常常歪曲或者简化研究结论,

研究的事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

研究的人为程度到底怎么样,常常也会导致研究的变化,

对于经济效益,社会地位,人身安全和其他因素的需求,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


强求确定性谬误——认为一个研究结论,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的话就应该被抛弃。


2样本


抽样调查影响因素

有样本的覆盖率必须,大到足以产生概括。

对研究者将要从中得出的结论的所有事件的类型样本必须覆盖全面。

样本的随机性越大越好。


3问卷

这调查的回答要实话实说,

调查的问题措辞精确,不能让问题有多重解读,

调查本身包含了很多偏见,让他们变得更加可以。

语境,问卷的长度,前后两道道问题的重复性。

哪怕是片面的调查,也可能会存在大量的信息,但是你需要知道偏见之所在,以防止自己过分被调查结果所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