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省委书记周祖翼强调要全面落实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要求,进一步营造严的氛围、树立正的风气,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这为我们乡镇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对于身处基层一线的乡镇工作而言,意义尤为重大。
一、强化高度自觉,筑牢作风建设思想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强化高度自觉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前提。乡镇工作直面群众,任务繁杂琐碎,更需要我们从思想上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领悟其精神实质,将其作为行动指南。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等,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筑牢思想根基,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坚守底线,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
例如,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村民对政策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这时,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作风,没有高度的自觉,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甚至与村民发生冲突。但如果我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使命,从思想上重视群众工作,就会耐心细致地向村民讲解政策,倾听他们的诉求,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二、增强信心决心,积极应对乡镇工作挑战
乡镇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产业发展滞后等。在这些困难面前,我们要增强信心决心,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够改善乡镇的面貌。这种信心决心来源于对党的政策的坚定信仰,来源于对自身能力的充分肯定,也来源于对乡镇发展潜力的深刻认识。
我们要看到,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出台,为乡镇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乡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和利用,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乡镇发展的道路。比如,一些乡镇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一些乡镇发挥传统农业优势,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这些成功的案例都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信心决心,勇于探索创新,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乡镇的高质量发展。
三、营造严的氛围,打造风清气正工作环境
营造严的氛围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通过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上级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对违反工作纪律、作风不实的干部,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流程,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比如,在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关键领域,要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营造严的氛围,让每一位乡镇干部都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从而自觉遵守纪律,规范自身行为,打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四、树立正的风气,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树立正的风气能够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在乡镇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鼓励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形成良好的激励导向。
例如,在处理农村矛盾纠纷时,有些干部敢于担当,主动介入,积极协调各方关系,成功化解了矛盾。对于这些干部,要及时进行表扬和宣传,让其他干部向他们学习。同时,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等不良行为,让实干担当成为乡镇工作的主旋律。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乡镇工作者,我们要全面落实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推动乡镇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