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课讲到稻盛和夫老先生《活法》“人生真理在勤奋工作中领会”这篇文章的时候,这篇文章提到人生的修行,有的人修行是居深山、击瀑布,有的人关在寺庙修行,像稻盛和夫先生在企业的经营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心性磨炼自己的灵魂来修行。
而这篇文章还提到农夫二宫尊德生长于贫困之家,没有学问,就靠一锄一锹,从早到晚、披星戴月在田间耕作,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他把田间的工作当成修行,完善了自己的人格,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因此而被德川幕府起用……
有个学生看完这篇文章提出反对意见:“老师,这篇文章讲的道理‘我’提出质疑,‘我’不太认可它的道理。因为‘我’妈妈一辈子也勤勤恳恳、特别努力,可是‘我’妈妈一辈子被人瞧不起,被人欺负,活得十分苦……”
听到这学生的异议,我十分开心的鼓励大家:“能勇敢的提出你们自己的困惑和质疑就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你们自己的学习负责任,这样才有机会学习并突破这些思维的盲区。同时,大家的大胆质疑也是帮助我们的教学更谨慎,也逼着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更高,这也是对我的爱护和信任,感恩大家。也希望每一个学员都再接再厉,大胆的质疑、大胆的说出自己实际的想法。”
接着就引导回答这学生的困惑:“书上的道理肯定是正确的,你之所以不能理解,是因为里面有秘密。如果咱们能深层次的领会了背后的奥妙,就知道这篇文章讲的特别实在、特别棒。” 学生们瞬间提起了老大的兴趣等待着这个秘密。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一家工厂的工作是计件的,每天工作8小时,而公司每天最低的工作要求是8小时做100件,大多数的人每天8小时可以做100件。而有的人8小时只能做70件,要完成每天100件的工作任务,必须还要靠加班3小时才能完成。时间一长,这人就总是觉得工作好辛苦,觉得自己每天工作花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甚至认为自己比别人付出更多,认为比别人更努力。”
“这个人就没有好好思维,为什么不像别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呢?为什么不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呢?为什么不向8小时做100件努力呢?那时候还需要这么累的加班吗?甚至,像这篇文章中的思想——在工作中修行。那就应该精益求精,应该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达到8小时100件以后,继续提高工作效率:8小时120件,8小时130件,8小时140件……在不断提升数量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提升自己做的产品质量。”
我们也经常在文章中看到或者听人分享过这样的话:“有的人工作了20年,有20年的工作经验;有的人工作了20年却只有五六年的工作经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小初高的老师。刚当老师的时候,因为对工作不熟悉有压力,因为刚走进社会工作岗位有理想有冲劲,对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不断总结、不断反省、不断提升,那就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受环境和风气的影响,一部分老师稳定下来,不再有刚上班时的那种努力突破自己、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的拼搏进取精神。所以即使当了20年的老师,因为后面的不思进取,为名为利所迷,实际的教学手段和经验也就是前面几年努力打下来的水平,啃老本,再也没有大的突破和提升了。
“你的母亲究竟是那种8小时干70件活,每天老加班才能完成任务的人,还是不断在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方面精益求精的人呢?你如果认真观察思考就知道答案了。从结果来看,这答案我已经知道了。所以,你眼中所谓的努力真的配得上努力二字?”
学生颇有些不好意思的用手捂着脸遮羞答到:“仔细思考,‘我’妈妈就是那种8小时做70件靠天天加班完成任务的人。原来总觉得‘我’妈妈挺努力的,把这个谜团揭开后果然是耳目一新的感觉。坚持学习扩大见识增长智慧太重要了呀!”
从细节上来讲,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点在我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常常需要注意的:“在工作和生活中,你们是喜欢跟笑容呵呵、正能量满满的人在一起?还是喜欢跟那些成天抱怨,每天摆着一张丧门星脸,像人家个个欠他一百万的人在一起呢?”
“当然是喜欢跟喜欢微笑、正能量满满的人在一起喽!”大家笑着答到。
“如果这个人跟你们是同事,工作也比较努力,做事还比较踏实。可是一天到晚愁眉苦脸,苦大怨深的样子,还总是有言语上的抱怨,你们会有什么感觉?”我又顺着思路继续深入地引导发问。
“如果一天到晚的一副苦大愁深的样子,那我们也会受影响,会悲观,会拉低能量,也不乐意靠近他。”
“抱怨会让我们觉得他对工作不满意,会让我们觉得他对公司和领导都不满意。跟负面情绪太重的人走近了,我们自己也容易攻击抱怨,满肚子的委屈。”
听着他们的回答,我心里乐滋滋的,这样的互动大家才能思维更活跃,交流的气氛更容易打开思路得到灵感:“你们听懂什么意思了吗?这个人其实挺付出也挺努力的,因为总是苦大仇深的样子,总是喜欢抱怨,让大家看不到他的优点,看不到他的付出和努力了。这叫什么?这就叫吃亏不讨好啊!你明明出了力气,吃了苦,可是为什么人家看不到你的好呢?还不是你自己整天丧门星似的脸让你的努力和付出被掩盖住了呀!”
“老师!谢谢你今天的分享帮我解答了心中多年的困惑。这么多年来,我自认为是工作踏实、也特别能吃苦。付出了这么多,却总是不被人接受不被人喜欢。今天终于找到答案了:我自己这么多年来就一直是愁眉苦脸、苦大仇深的样子。除了照相,从来就没笑过。也时不时的喜欢发发牢骚,抱怨这抱怨那。不学习不知道,学习了后吓一跳,吃亏不讨好呀!曾经有个同事提醒过我:你一天到晚搞得像人人都欠你三百万似的,谁愿意靠近你呀?那时候人家把话说这么直白了,没听进去,也没反省自己。糊涂虫啊!”
全神贯注于一事一业,拼命努力,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人在这个过程中,灵魂自然而然获得净化,形成其厚重的人格。在工作中修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