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不止一次两次从朋友圈读到昔日同窗一泄怨念,抱怨家长夺命连环微信call。家长因为孩子的作业、学校任务一次次在夜晚联系教师,教师本应得到充分休息和放松的夜晚毁于与家长的沟通中。
美国教师的职业节奏其实比国内快许多,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年级一个级别的学科,甚至有的老师是跨年级跨级别上课,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每两天一次、夹缝于课程之间,定期忙碌于学校活动和家长互动里,一天几乎连上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但好在美国老师几乎没有诸如公开课、职称考评、区级市级培训等任务。这一年我的初中合作老师仅有两次被听课,一次是校长,另一次是学校内部考察团。和国内不同的是,美国老师不会知道听课的确切时间,尽管他们会收到听课告知,所以她们上课的状态不会因校长和考察团的到访而刻意改变。“领导”听课的阵势也极为低调,比如校长一个人拿着平板电脑,边听课边在电脑上打字作记录,考察团的四个老师,同样边听边记录。她们轻轻地在上课期间敲门,坐下,然后没多久又悄悄离开。学生对待这些“领导”极为淡定,有些还特意因为考察团的到来而表现乖巧和积极。这样的听课考察简单又真实,教师不必贡献出自己的私人时间。
而在国内,集体备课、区里培训、以及与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完全相反的公开课及其带来的教研组备课、区级评比乃至全国评比等已经力压老师肩头,而她此时可能已经被寻常的上课、批改作业、分数排名、管理学生、学校活动等压榨得精力涣散,然而一切远没有结束,回到家做完家务、正要准备第二日课件,手机里的家长群开始震动不停,她不得不辟出时间和精力立即应付,应付之后,多如牛毛又需精巧构思的工作只能是有心无力。
我之所以在上文使用“应付”二字是因为我不想过度美化“职业”,因为再热爱的职业经年累月后难免会产生勉强的情绪,而努力勉强已经能够得上敬业的态度了。像中国老师,一个学期承担的工作量早已超越了“教师”本应专注的职责,过度的分散,疲倦感如洪水猛兽袭来。
最疲惫的莫过于和家长过招。公办学校的学生和家长的良莠不齐,遇上浑浑噩噩的家长是家常便饭,一句话无法解决的事可能有时候需要十句话以上,有时候家长的讯息透露着理所应当:你是老师,所以我们理应享受学校之外24小时的客服待遇,哦不,还是vip一对一专服。他们忘了,一个老师至少有50多位家长呢。
“我的孩子回家说和同桌今天发生矛盾了……”、“我的孩子忘记作业了,作业是什么?”、“今天出成绩了吗?”“下周的艺术节要准备什么东西?”……
那些日常的琐碎的疑惑在微信诞生之前可能是以有偿短信的形式发问老师,但我想毕竟比不上免费的微信带给人的一种廉价索取的快感。在我们90初的时代,家长唯有遇上较大且紧急的问题才会战战兢兢拿起电话,说声抱歉打扰了……而家长和老师密集的接触大概集中在每学期的家长会,家长必须躬亲才能获得与教师的“亲密接触”,意味着付出一定的劳动力。而有偿短信也意味着付出金钱代价。但微信则是彻彻底底的免费,意味着发信人的发信将不计成本,从而降低信息的价值,那些比鸡眼还小的事情可能都会轻易地发问,如同人的心理活动,如同日常打发时间的随性对话,不再斟酌。微信如今渐渐攻占了我们的嘴、表情和日常思维,再也没有一个时代如此细碎地记录了我们的交流和副交流,却也带来了沉重的负重。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无知无觉剥夺人仅限的自由的需求,在教育领域里,更是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家长群里的叽叽喳喳,眼花缭乱,这种缺少谨慎的用语表达需要教师进行信息的二次处理,二次处理意味着时间和精力的再次消耗。
我最不能理解的是如今微信还担负着职场群聊的文件传输功能。微信的信息浏览界面是共时的,不断更新,所以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或教师发送的一个文件包一定会被絮絮叨叨的表达淹没,泛滥在所有成员的界面上。关键信息的弱化是即时通讯最大的缺陷,它无法有效地切入和抓住信息的关键点,聊天记录和文档检索并不靠谱,常常遇见不少人重新索要文件的情况,作为致力于琐碎随性表达沟通的软件,微信和其他社交媒体从一开始就不是办公产品,也不具备职业化的功能。就像当年但凡有些高端的公司根本不会用QQ作为公司即时通讯和邮箱。然而如今的中国,微信不仅攻占了中小学,也侵吞了大大小小公司的业务交流,它不断弱化信息的价值,也不断弱化信息历史检索的有效性。
来美公立学校实习半年多,最大的感受就是美国的职场仍旧“保守”,工作事务背靠“伊妹儿”。老师、家长和孩子通过公立教育局邮箱系统建立沟通桥梁。邮箱沟通让人专注、内容标记清晰、回复有效。在此之前,我对邮箱从没有这样的使用感,但在职场上,邮箱是最有效和最公平的联络工具,任何争议都有据可查,不会因一方的资料删除而无处可寻。除此之外,相比即时通讯软件,我欣赏邮件的格式书面语,每封邮件都有主题,开头称呼,结尾致敬,彬彬有礼,发邮件不是闲聊一般轻易过脑,而是下笔三思,语言逻辑清晰,观点中立,有事说事,长话短说,突出重点,彰显职业性,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处于这样的职业语系里,即便邮件再多,也不会掉落进嗡嗡扰人的信息垃圾中。群发是邮箱与即时通讯的共同功能。邮箱的群发看似是一对多,实质仍然是一对一,个别有问题的个别电邮,每封邮件都可追溯,保证了事实的连贯性和条理性,而不会像微信群聊那般从一对多到多对多再到多对一的凌乱无章、过于发散。对于老师而言,微信的群通知最终导致无法承受的“多”压在了单薄的“一”,更何况信息的传递未必有效。实习到后期才明白美国职场为何坚持“伊妹儿”,因为有个不成文的说法:下班时间一般不回复邮件。所以尽管有的家长会在夜间发邮件,但老师绝对可以在第二天上班时间查看邮件并回复。反观微信,即时性的通讯本身就封死了教师有意或无意的“拖延”,导致公私时间的混淆,这是件细思极恐的事。西方国家对个人空间和隐私以及公平公正极为看重,像老师这一职业,有个不成文的说法:私下不(准)与学生和家长有接触,包括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这一点我特别佩服他们的“公私”文化。
国情不同,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方式确实存在差异。但我想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我特别欣赏美国的教育互联网行业对本地教育的热情,这片行业已做得有声有色,不管是行政系统、学生分数系统、学习系统等都已然成熟并仍蓬勃发展。可能回国后会依然想念这里的教育互联网带来的便捷:美国家长的邮箱账号可登入当地教育局官网的家长账户,可看到自己孩子所有的课程成绩。学生也有自己的账户,在教育局官网上拥有自己的学习管理空间,这个空间上可以做作业、交作业、向老师答疑、考试、订正、下载资料等,还可以查看各个课程的平时成绩、分数走势等。老师、家长和学生通过邮箱账户共享一个本地教育系统,三足鼎立,交集又并集,像极了他们的政坛。我的合作老师说这样的系统很好地保证了学生的隐私,也利于家长全面监管,不用担心孩子谎报成绩。而家长也可以越过学生“悄悄”找老师独聊(邮件或面谈)成绩,维护孩子脆弱的自尊,同时也减轻了教师评估学生的压力(中国老师每每考试结束就是进入会计的角色),只需输入分数,系统自动生成新的等级,可横向、纵向分析教学质量和学生情况。
当我知道学校一旦有重要事务,校领导(一般是校长)会群发邮件给全体家长,而不像我当年学校印发通知,第二天上交签名回执,也许现在成了一线教师群发家长群……想想可能走班制的建立才能真正减轻一线教师的压力,否则教师保姆般的生活还将继续着。
在这里,老师是被解放的,因为我带着中国老师的眼睛观察他们,尽管他们自认为压力繁重,备课、上课、设计作业、批改作业,一日无休,密集而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