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搞文学有个悖论:刊物发表通常只收省作协以上会员,加入省作协以上又必须刊物发表。也就是说,你不发表就加不了省作协,不加省作协就不能发表。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此路不通。
本来文章是谁都能写的,谁写的好就发表谁的,现在非得用一些头衔名号来框住你。我网上的朋友没几个会订阅文学刊物的,大多数老百姓现在谁都不看那些《人民文学》等刊物,既然文学想玩死自己,那也是它的事。
本来,文学就是面向人民大众的,现在却越发地脱离群众,不接纳群众,变成了被某个群体把控、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例如,我从某些作家的文章里得知,北戴河有中国作协的疗养机构,给他们许多特权,和当官也没什么区别。文学刊物和文学评奖,也逐渐沦为了某些群体的自留地。而那些作家吃着纳锐人的钱,享受着特权,又有几个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说话的呢?
话又说回来,每个时代都有一些伟大的灵魂,他们的使命不是被社会的权力体系收编,不是为了迎合那个腐朽落后的体制,而是批判他们,远离他们,走出自己的路。那些伟大的灵魂并不属于这个时代,当然也不可能被纳入这个时代现阶段的权力体系构架。
伟大的灵魂是不属于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自然也不会被那个时代的权利体系和社会评价标准所接纳,更不会对那些特权阶层的认可孜孜以求。在他看来,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里,人们以一种落后的方式追名逐利,为了迎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而活着,是不可理喻的。举个例子,假如你穿越到清朝,发现裹小脚、梳辫子才能被认可,而你来自于更先进的时代,这些行为早就被淘汰了。你大概率会选择保持自我、批判这种行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跟着去做这件事。这个时代的人自然会觉得你是个异类,却不知道他们的行为和社会体制,在几百年后早就被淘汰了。这就是每个时代伟大灵魂孤独和穷困的原因。
我感兴趣的那个东西,它也未必是文学。比如梭罗写的那个《瓦尔登湖》可能算是文学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算什么,哲学还是经济学?反正不算文学范畴吧。老子的《道德经》又算什么?佛陀的著作又算什么?它们都会被归到不同的领域去,而在我看来它们都是一个门类的。这个门类什么学科都不是,统称为“伟大灵魂的作品”。被简单地归于文学、哲学或某一个门类,远不能涵盖他们的思想与成就。人类的思维还局限在文理分科上,真正伟大的作品,是融合了多学科跨领域知识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