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城邦里,有一位经营超市的用户有点苦恼,他问黄碧云老师:经常有附近的老人来超市里撕免费的连卷袋,怎么办?连卷袋就是供顾客装东西用的一卷一卷的手撕袋。去劝导顾客少拿袋子吧,很容易和顾客起冲突;把袋子放置点减少一些,或者集中放到打称台,又会让顾客觉得很不方便。这位用户就很头疼。
黄碧云老师的回答,真是太精彩了。
黄碧云老师说,这个问题,你得分三个层次来思考。
第一个层次,就是想想顾客拿连卷袋可能去干吗?很有可能是拿回家当垃圾袋用了。一问,这位同学的超市里提供的连卷袋是35cm×44cm的,这个尺寸拿来当垃圾袋确实正合适。
所以,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改变连卷袋的尺寸,比如变得更窄更深,不适合做垃圾袋,这样免费来拿的人就少了。这是第一个层次。这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预设顾客就是来薅羊毛的,而我的立场是想办法不让顾客薅羊毛。
但是,如果你再多想一步,就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大部分顾客真的是因为想薅羊毛才会多拿袋子吗?根据黄碧云老师的实地观察,并不是这么简单。什么时候顾客会多扯袋子呢?
比如,连卷袋尺寸太多,有大有小,顾客不知道哪种更合适,就会把各种尺寸的都扯下来试试。或者,连卷袋放置点太少,顾客觉得等下买的时候再去找太麻烦,就会先到连卷袋那儿多扯几个下来,放置在购物篮里备用。再比如,袋子形状不合适,像很多长条形的菜,顾客会因为一个袋子套不下,就用两个袋子套两头后再去打称。还有,连卷袋看着不结实,买西瓜等重物时就会多套一个,等等。
说到这儿你就明白了,大多数顾客多扯袋子,不是因为他想占便宜,而是因为连卷袋的设计和管理有问题。搞清楚了用户的行为场景,接下来怎么改进也就清楚了。
首先,调整袋子的规格,把原来好几种规格的连卷袋,减少到两种规格:一种长而细,一种宽而短。长的就放在形状比较长的商品旁边,宽的就放在形状比较圆和短的商品旁边。这样顾客用起来方便,员工也容易投放。
同时,增加连卷袋的投放点。之前,很多门店以为是因为投放点过多,所以大家会多拿连卷袋。其实恰恰相反,很多顾客是因为找连卷袋不方便,才会一次性多备几个袋子在购物车里,从而造成了浪费。所以,提升连卷袋的放置密度,反而能减少连卷袋的浪费,而且方便顾客随取随用。
还有,有些顾客结账后,购物车里留了一些连卷袋并没有用,之前,清洁人员为了加快清扫的速度,会随手把袋子扔掉。可以要求清洁人员把这些连卷袋整理起来,交到称台区统一回收再利用。
你看,经过这样一通调整,连卷袋浪费少了,顾客体验也更好了。这是看待薅羊毛问题的第二个层次。
但是也必须承认,无论你怎么优化体验,还是免不了会有极少数顾客多扯袋子。这时候,就需要你看到第三个层次:这些顾客经常来拿袋子,说明他真没把你当外人,咱们就索性在前台备一些大的连卷袋,真有需要的顾客,咱们就免费给领一个。这样一来,连卷袋也变成了链接客户的一种增值服务。记住黄碧云老师的那句金句:社区超市的本质是邻里关系。
蜗牛说:
作为经常逛超市的用户,我曾经是有案例中出现的情况:因为袋子分布不够,为了不跑远扯袋子我会提前扯好几个放购物车里。甚至有的超市因为袋子少或者很难找,我都不想去逛了,用户体验不好,再说现在网上买东西也很方便。
我今天在得到听到这个案例的时候真的是说到心坎里了。细节决定成败,换位思考,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用户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