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颗粒想必大家从小就喝过,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小柴胡颗粒的本尊。
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提起小柴胡,不经让大家联想到正柴胡。小柴胡和正柴胡又有些什么样的关联吗?
治感冒的中成药里,有两种药最容易搞混,一个是“正柴胡”,一个是“小柴胡”。从中医角度上说,把“小柴胡”开发为治疗感冒的非处方药,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一般人很难分清什么时候用“小柴胡”治感冒。
虽然名字只差一个字,但是成分相差很多,“正柴胡”包含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小柴胡”包含柴胡、黄芩、半夏(姜制)、党参、生姜、甘草、大枣。“正柴胡”的组方单纯,只是针对感冒的解表药,特别是治疗风寒感冒发烧时,退烧作用很好。如果感冒后发烧发冷,浑身无汗甚至酸疼,“正柴胡”吃下去,多喝水,睡一觉,人会轻松很多。对于着凉引起的感冒,效果类似“感冒清热颗粒”。
“小柴胡”就不同了,里面寒热药物并用,有寒的黄芩和热的党参,这是张仲景记载在《伤寒论》的名方,针对的是所谓的“少阳证”。伤寒之后,表寒入里,位于半表半里时,属于“少阳证”。名医用它的效果很好,但一般患者很难把握,只能从症状上判断,多是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但这些症状很多时候都有,未必都是少阳证,未必都能用“小柴胡”,更别说拿它当作感冒药了。
中医的柴胡系列是经典,日本当初学汉方的时候,因柴胡入肝经,甚至出台让肝炎病人将柴胡制剂当作常规治疗药的治疗规则,结果很多人因为过服或者错服柴胡类药物而引起肝脏衰竭,不得已停用。因此,如果你没有中医知识,最好别选“小柴胡颗粒”作感冒药,特别是感冒初期的时候,一来,它的解表退热效果远不及“正柴胡”,二来,很难把握“小柴胡”的治疗时机。
谈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一位大妈在药店买了盒小柴胡颗粒,回家冲泡后,发现残渣很多,怀疑自己买到了假药。猛戳下面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阅读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NTMzOTQ4Mg==&mid=2247483946&idx=1&sn=f53b969f6b8b1a0d0eeb73c08030db37#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