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也许是世界上所藏文物最丰富的,许多人不远万里去一睹人类文明留下的遗迹。
今年大英博物馆带着100件文物,首次来到中国巡展,3月份到5月份在北京,6月份到10月份在上海。中国是世界巡展之旅的最后一程,这些文物结束后将回到英国做维护休整。
大洪水记录板
来自伊拉克北部古城尼尼微,这个城市的名字来源于,当时的巴比伦地区的主神伊什塔尔女神,也是亚述帝国的都城。
新巴比伦王国的君主,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了这座城市,灭亡了亚述帝国。这位传奇君主在历史中,留下许多传说:为取悦他的米底王妃,在巴比伦王宫里建了空中花园,马尔杜克神庙的塔庙
这块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黏土板,用楔形文字记录下来关于洪水的事件,比现存最早的圣经版本早了约400年。
不知是不是当时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后,所记下的故事版本,大洪水的记忆似乎刻在了所有先民的脑子里。
中国有大禹治水的故事,圣经中有诺亚方舟的传说,连两河流域也有这种记载——只能说明在历史上某一个时期,真的是全世界都在发大水。
西周康侯簋
中华文明对祖先的祭祀与缅怀是独有的,与逝者共食也是古老的仪式,对祖先魂灵的感恩与追念会有某种形式。
青铜礼器大多用来致敬祖先或者神明,里面刻下的铭文更是研究那段久远历史的权威史料。
这件原属于圆明园收藏的国宝文物,辗转到海外最终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这次是首次回到中国展出。
“王来伐商邑,延令康侯啚于卫”这段铭文记载了有名的“三监之乱”,也就是在成王年幼在位,周公旦执政时,武王派在商地监督的三个弟弟,趁机散布谣言,唆使商民叛乱,最终被周公率兵镇压,并最终将这块封地分封给康侯的史实。
这件青铜礼器更因这段佐实铭文而身价倍增,康侯的这次分封是西周历史上第一次大型分封,所封之地更是前朝国都所在之地,后被称为卫国。
大家都知道《诗经》里,美人形象尽出于《卫风》。不管是美男子篇《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还是美女篇《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所以这个地方的礼器,也天生就带着异于常物的美感。
后宫壁画残片
出土于伊拉克萨迈拉,阿拉伯文化中最为世人所知晓的,应属《一千零一夜》了。
残暴的国王每天都要杀死一名少女,美丽的山鲁佐德为了拯救其他人,主动走进国王的后宫,开始给国王讲有趣的故事。如我们所知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
每当黎明来临的时候,正好讲到故事情节最精彩的部分,国王便允许她接着讲下去,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感动了,与她白首到老。
王尔德曾说:“这世上好看的人太多了,有趣的灵魂却很少。”
早在千年以前,这个阿拉伯少女就点亮了这一技能,赢得了国王的青睐。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古埃及文明远早于中华文明,当它都要进入尾声的时候,中国才开始信使时代不久。
拉美西斯二世所处的是新国王时期,约公元前1303年到1213年,相当于我们国家的商朝,他骁勇善战,极力扩大埃及领土。敌人惧怕他,臣民爱戴他,神灵保佑他。
活到90多岁,使他的臣民相信,他就是活在人世的神明。他有一位挚爱的王后:奈菲尔塔利。
在他兴建的神庙壁画上,无论是宗教仪式还是国事活动,都能看到他们携手的身影。
为她兴建了属于她的最精美的神殿和陵墓,在奈菲尔塔利位于王后谷的陵墓前,她的雕像与法老的雕像同样高度,且并肩而立。
在古埃及那种把法老至高无上的地方,实属罕见。她的墓室中刻下了法老的话语:“我对你的爱是独一无二的。当你轻轻走过我的身边,就带走了我的心”。
湿婆和雪山女神像
印度神话中的神明,似乎都像人世间最普通的夫妻,看过去这么贴近我们现实生活场景,相拥盘腿坐在圆台上。宝莱坞的电影总是一言不合,就开始又跳又唱。
印度地位最高的湿婆神,主破坏又主创造,还是舞蹈之神。这个雕像中,他和他的妻子雪山女神,静静地端坐在我们面前。
这个民族是少文字记录而多舞蹈的,总是积极向上又热情奔放。
此次展览的另外一个关注点,就是文物的替换问题,其中最被期待的《女史箴图》没有来到国内。
关于展示作品的调换问题,官方说因为一些作品很脆弱,出于保存的原因会替换掉。
估计书画这种东西真的很难保存,故宫博物馆藏的《韩熙载夜宴图》和《千里江山图》
故宫自从收进去后也没展过几次,貌似只有2015年故宫90周年,石渠宝笈特展时展过。难道只能等100周年啦?
于是一言不合,我在家弄了个壁画自己欣赏。
据小道消息,故宫今年8月会展出《千里江山图》。如果是真的,谁也不要阻拦我8月份去北京,管它是不是40多度。
罗塞塔石碑,这个被誉为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居然途中也被换掉了。
这商博良解开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谜的关键,也只能下次去大英博物馆看了。
这次在中国展览的具体文物列表,由于篇幅过长不予赘述。如有兴趣,公众号里有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