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友谊大多是学生时代的延续,那个年龄段特有的单纯与真挚,随着人的逐渐长大变得越来越稀缺。进入社会后,因为有了太多的功利因素,交友成为一件不大容易的事了。
茫茫人海,过客匆匆,人与人之间能成为朋友的机率不亚于大海捞针。生活中的我们,通常都是看着说说笑笑热热闹闹,转身却又回到了自己的孤岛之中。因此,熬夜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十分盛行,无论职业爱好,无论性别年龄。
不是人们喜欢熬夜,只为夜色太迷人,可以让人暂时卸下面具,放松地与自己多呆一会儿。故经历过世事的成年人才会发出一声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在生活中,在职场内,我们一般不会轻易对外打开自己,对人掏心掏肺。我们生性胆小,总是用别人看不到的触角小心翼翼地探测着来自他人的温情和友善,并选择性地接受和回应,敏感的心一如玻璃般易碎。如若能平稳地渡过一段适应期,双方关系或许才有发展下去的可能,爱情这样,友情亦然。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句话:你是什么人就会吸引什么人。有人把这称之为磁场相同,也有人叫它心理感应,其实,说到底就是双方三观的契合程度。一个追逐名利投机钻营的人,决不会为身边风花雪月的浪漫而感动; 而一个攀附权贵金钱至上之徒更不会理解不计报酬追求理想的人对事业的痴迷••••••
我的世界你不懂,你的世界我看不透。我们就像两条平行线各行其道,无所谓好坏与对错,只负责构成这个多元的世界,因为,存在即合理。
我们不是不会合群,但却更愿意去取悦自己,与其身心疲惫地去迎合、应付他人,不如去做点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所以,有些人,有时候,会选择一个人做事而自得其乐。
其实,我们的心中无时不在期望遇上那个对的人,那个心有灵犀不用说话看到眼神就能明白对方意思的人,但心中却不会太迫切,因为我们知道,这神奇的存在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有些完美主义者,甚至秉持宁缺勿滥的原则,要我说,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与底气,也未尝不可。
如果忽然有一天,有一个人出现了,带着我所熟悉的特质,在较短的时间内与我热络起来,开诚布公地谈起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婚姻与家庭,身上散发出积极乐观的气息,不卑不亢的沉稳,做事有原则以及有不可触碰的底线,以此表明其历经世事,不忘初心的本色人性,我想,这一刻,定会如燎原之火迅速点燃我内心的激情,让我有相见恨晚之感,而我,也定会抛却平日里的矜持和淡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人生最曼妙的感觉就是遇上另外一个自己,没错,确认过眼神,这就是对的人。
现在,我终于读懂了自己: 原来,我是被动亦或主动,关键要看你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