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清朝秀才编订儿童的训蒙教材,面对对象是儿童首先要做到精简。其儿童所处范围,父母最近,接着是邻居人,其次是所与之相交往的玩伴。
所以,第一层要以与亲近之人相交处事为理解目标。入则孝,是父母所期望的,由宗法制开始,就奠定了与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关系与社会联系。由离自己最近的人来传受礼,和出则弟相结合建立起一种长幼有序的规范秩序。是当时统治者的理想要求。像对丧事的要求,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这就体现出我国的重农政策,当亲人在世时,不远离,孝为先,当亲人去世时守丧为重。那就很好的控制了游民散民的增多与流窜,用思想将人束缚在固定的土地上,也成就了清时代人口大增的局面。
第二则,出则弟,则表现出一种等级有序的理念,与人相交的阶级性与理性,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说直白一点,不要显摆。要做到恭谨。有反面说法,限制了思维范围以及创造性,为什么?因为有不能僭越的思想束缚,皇帝大臣都是高高在上,我需要保持恭敬以换取他们的愉悦之心。农民以耕种为主,避免农民对君主的不满实施科举考试,一方面限制商人的科举,给农民造成一种假象的优越感,但是同时又诞生了官职的买卖。可见统治者的虚假性又可以看见思想教化的成功性,清朝对历代经典的研究最为细致,同时从中提取出对自己有利的也是最多的,所以不难想象它可以把王朝延续几百年。
谨,是对自身个体的要求。以个体为单做到自我的约束。这也是可以经常在外国看到露宿街头的醉汉,大街上拥抱亲吻,穿着奇异,而中国却很少。对自身的要求产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美感,以及对权势的敬畏之心。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极为现实的经验主义,如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对于信,泛爱重,亲仁,余力学文。这些都是儒学里面的精华,需要后天的悟与实践。可以把《弟子规》 看成儒家学说的一个目录。因为它太凝练了,虽然说“浓缩的是精华”但是糖精,如果直接吃必苦,需要大量的水来化它才能尝出甜味来。把《弟子规》看成目录目录必然简洁,所以必须借助目录背后的资料。孔子所处的时代,孔子自身对礼的推崇是否有违背当时的发展大势,孟子是如何对礼进行自己的扩充,荀子对儒学发展走向的推动,统治者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改变了孔子学说中的何种内容,增添的内容又是如何维护了自己国家的利益。朱熹又是怎么把礼融入到儒学中,伦理纲常对社会的构造又起到了一个怎样的作用。到最后李贽和王阳明的思想又是在一个怎么样的社会情况中产生的,是商业的发展还是土地的减少游民的增加而造成的。近代中“打到孔家店”中打倒的是原始孔子思想吗,还是后世所附加在孔子思想上不合乎常理的东西,先当今学习孔子儒学,学习那部分也必须结合所处的环境背景。
每部书的诞生都与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有脱离不了的关系,如果想要悟出智慧,那么必须要有一个量的积累。历史造就了现在,现在与历史相印证。好吧用《弟子规》开启儒学大门,我也慢慢体会。李泽厚的《中国古代思想史》和吕思勉的《中国通史》都对儒学很有帮助,必竟《弟子规》太精简,《论语》《孟子》都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加油(^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