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



      逝水流年中,我们日复一日地阅读、听说、看到、经历、感受和体验很多人和事。其中很大部分,就像旧日历一样,一页页翻过,留存不下什么记忆,也没有复习和回味的必要。但有一些阅读、见闻、经历、感受和体验,却会在人生的旅程中,或者勾魂摄魄刻骨铭心,或者无声浸润沉降积淀,最后蓄养成我们称为“气质”的东西。冯友兰先生在《南渡集》中专有《论风流》一文,文质彬彬,气质跃然。文曰:

第一,真风流的人,必有玄心。所谓玄心,是指一种超越感,超过自我,做到无我,“真风流的人必须无我”,不太计较个人的得失和一己的喜忧,而是将自己化入天下苍生和自然万物之中。

第二,真风流的人,必有洞见。所谓洞见,就是不借用复杂的逻辑推理,而专凭直觉和睿识,直逼问题的要害,看破事物的本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第三,真风流的人,必有妙赏。“所谓妙赏,就是对于美的深切的感觉。”凡一境界,其最高深微妙处,皆是“不可说”的。不可说,不可说,一说便是错。所谓“不可说”者,并非“无”,而是“真有”,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却无言”。庄子曰:“道可得而不可见。”因不可见,故不可说。不可说是道,得道者方为大师。相传梁任公顾随二人对“不可说,不可说,一说便是错”有相似的体认,二人讲授诗词赏析课的时候,遇到绝妙好词,均只能言“好,真是好”,再也说不出其他的话来。妙不可言,斯谓妙赏。

第四,真风流的人,必有深情,懂得一往情深,能够憨憨地迷恋、痴痴地眷恋。

由于真风流的人有玄心而能超越自我,所以他的深情就不是关乎自己的,不是对他自己喜忧和沉浮的嗟叹,而是“对宇宙人生的情感”。“他的情与万物的情有一种共鸣。他对于万物,都有一种深厚的悲悯与同情。”这实际上是一种仁者的情怀,是仁者“以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因此,冯先生不仅讨论了魏晋名士的风流,而且还讨论到宋儒特别是程明道的境界,曰其为“风流人豪”。

何谓风流也?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四者皆备者,每每与天、地、人、物俱化,斯为风流。生活中的你我他何以不风流哉?一缺玄心,总是斤斤计较;二无洞见,总是浅见陋识;三乏妙赏,总是与俗同枕;四寡深情,总是轻浮滥贱。涵养凋零,人格坍塌,何谈风流?风流是一种美和高贵,是一种人格美和人格的高贵,它可以与形体、样貌、男女、装扮、钱财、权势无关,亦可赋予这些东西以真正的气质。

气质,是岁月的沉积、人格的蓄养,它之于人生的意义仅仅是:“它在那里!”就像花儿在春天开放、在风中摇曳,美丽自处;亦像深山河谷的古老水车,于两岸青山之间,濡沫清流,兀自转动,吱呀自响。所以,气质跟附庸风雅无关,跟矫情做作无关,跟表演无关,跟目的无关。它在那里。


                                                                                                                                                           转《气质》王明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什么是气质? 阅读、见闻、经历、感受和体验,在人生的旅途中,或勾魂摄魄刻骨铭心,或无声浸润沉降积淀,畜养“气质”。...
    读行人声阅读 3,025评论 0 0
  • 缘起 A6笔试的要求书目。 内容 使命 1(9/331)尤努斯(Muhammad Yunus)杜晓山 “扶贫经济合...
    im天行阅读 2,286评论 0 0
  • 是你终归会是你的,别人抢不走;不是你的,哪怕争抢来也没有意义,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 或许是天性使然,又...
    姜郁桐阅读 6,091评论 8 25
  • 写文章的时候,我非常在意自己处理文字的效率。 因为每天可以用来写文章的时间很有限,如果可以用工具节省时间,哪怕花钱...
    吴奕鹏阅读 4,642评论 2 9
  • 天香/感白菊【词林正韵】 作者:心博、图片书写:心博 落木萧条,风荷的历,夜有寒鸦呜咽。 寂寞清秋,苍凉巷陌,缱绻...
    心博1阅读 2,472评论 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