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18 星期一 江苏淮安 小雪
明天,正月十五,是己亥猪年的元宵节。
在百度上搜索“元宵节”,自然会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介绍。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
元宵节里思故乡,元宵节里谈亲情。
现在过年回家,数着日子过,飞奔回家的赶,而在家等待我的,一定是妈妈早早就准备好的香气四溢的家常味道。家乡的年味,饱含着浓厚的亲情和爱恋,是我一年中最热切的渴望。在我上大学后,基本上元宵节都是在外地过的,因为学校总是在元宵节前开学,大学毕业后在高校工作,同样也是这样的情况。
每逢到元宵节,脑海里总会涌现出很多儿时的记忆,爷爷和爸爸曾经亲手制作的兔子灯,里面有改良后的灯泡,也有可以拖地行走的轮子,咯咯吱吱地在街巷上滑行的灯光闪烁是我元宵节上灯最闪耀的记忆。
元宵节里少不了吃元宵,黏黏的,黑芝麻馅的、红豆沙馅的,以前是妈妈在家里自己包,后来就从超市直接买了,黏稠滑爽的白色团子是我元宵节美食舌尖上的美味。
回老家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用一桌子一桌子的菜看你吃完,也总是用自己包的包子做早饭。
在临走的时候,也总是将能带走的比如鸡蛋、自家腌制的鸡鸭鱼肉、香肠,蒸的包子馒头、糕点、水果,还有他们珍藏已久的宝贝统统都塞到你的后备箱,然后总忘不了说上一句,元宵节也不在家过了,这些过年的东西都带回去吃。
俗话都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在外无法团圆,此时心里是什么样的滋味呢!
我只记得我上大学时候的元宵节,自己买了元宵吃,看着皓月当空,只能将思念倾注到如水的月光里。
古语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我不知道,古人为何要落愁牵绊在元宵节,抖落那一抹情忧?难道情为何物即是凡间落尘。不惑的心绪在打结,心逐随节典指引,让心灵去看今朝一些古地的元宵节,以此来疏缓自己的被染情怀。
后来工作了,有家了,每当正月十五的早上,都会吃元宵。元宵熟了,飘在锅里,打着一个个的旋儿,像我扑了扑楞的心跳,那是蓄满亲情和思念的时刻。
看着翻滚着的元宵,总会想起父母微驼的背,期待的眼神,不舍的表情,这些都是那浓郁的亲情。
在外地求学、工作也罢,虽然不能和父母一起过元宵,但是努力工作好,幸福生活好,为梦想奋力加油,为目标努力奔跑,我想这是对父母亲情最好的一种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