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言而肥
典故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故事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鲁哀公二十五年(公元前470年)六月,鲁哀公从越国访问回来(当时鲁国依附于越国),大夫季康子和孟武伯赶到鲁国边境的五梧之地去迎接他。
鲁哀公设宴招待众人。在宴席上,孟武伯(一向看不起郭重)便想借机羞辱他,于是端起酒杯,不怀好意地向郭重敬酒,并故意问道:“尔何肥也?”(你怎么长得这么胖啊?)
这句话表面是问身材,实则是在讽刺郭重。此时,鲁哀公插话了,他早就对孟武伯屡次失信的行为积怨已久,便趁机指桑骂槐,替郭重反击。
鲁哀公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他)吃下去的话太多了,怎么能不胖呢?”
言外之意: 鲁哀公这里明着是说郭重,实际上是在尖锐地讽刺孟武伯。意思是:“胖是因为把说过的诺言都吃回去了!某些人食言那么多,要是都吃下去,恐怕比他还胖!”
鲁哀公的这句话,当着所有大臣的面,狠狠地打了孟武伯的脸。孟武伯顿时哑口无言,场面极其尴尬。这场宴会不欢而散,鲁哀公与权臣之间的矛盾也更深了。
成语的运用与启示
用法:这个成语通常用作谓语,批评那些不守承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