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生命周期

将pod对象从创建至终的这段时间范围称为pod的生命周期,它主要包含下面的过程:

  • pod创建过程
  • 运行初始化容器(init container)过程
  • 运行主容器(main container)
  • 容器启动后钩子(post start)、容器终止前钩子(pre stop)
  • 容器的存活性探测(liveness probe)、就绪性探测(readiness probe)
  • pod终止过程

在整个生命周期中,Pod会出现5种状态,分别如下:

  • 挂起(Pending):apiserver已经创建了pod资源对象,但它尚未被调度完成或者仍处于下载镜像的过程中
  • 运行中(Running):pod已经被调度至某节点,并且所有容器都已经被kubelet创建完成
  • 成功(Succeeded):pod中的所有容器都已经成功终止并且不会被重启
  • 失败(Failed):所有容器都已经终止,但至少有一个容器终止失败,即容器返回了非0值的退出状态
  • 未知(Unknown):apiserver无法正常获取到pod对象的状态信息,通常由网络通信失败所导致

1 创建和终止

1.1pod的创建过程

  1. 用户通过kubectl或其他api客户端提交需要创建的pod信息给apiServer

  2. apiServer开始生成pod对象的信息,并将信息存入etcd,然后返回确认信息至客户端

  3. apiServer开始反映etcd中的pod对象的变化,其它组件使用watch机制来跟踪检查apiServer上的变动

  4. scheduler发现有新的pod对象要创建,开始为Pod分配主机并将结果信息更新至apiServer

  5. node节点上的kubelet发现有pod调度过来,尝试调用docker启动容器,并将结果回送至apiServer

  6. apiServer将接收到的pod状态信息存入etcd中
    1.2pod的终止过程

  7. 用户向apiServer发送删除pod对象的命令

  8. apiServcer中的pod对象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新,在宽限期内(默认30s),pod被视为dead

  9. 将pod标记为terminating状态

  10. kubelet在监控到pod对象转为terminating状态的同时启动pod关闭过程

  11. 端点控制器监控到pod对象的关闭行为时将其从所有匹配到此端点的service资源的端点列表中移除

  12. 如果当前pod对象定义了preStop钩子处理器,则在其标记为terminating后即会以同步的方式启动执行

  13. pod对象中的容器进程收到停止信号

  14. 宽限期结束后,若pod中还存在仍在运行的进程,那么pod对象会收到立即终止的信号

  15. kubelet请求apiServer将此pod资源的宽限期设置为0从而完成删除操作,此时pod对于用户已不可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