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后,“得到”和简书,分别给了我一份年度总结。
“得到”还好一些,简书就有点扎心:
2019年写了117000字,差一点就写了一部《悲惨世界》。另一个信息是,19年比18年少写了89000字。
嗯,真有点《悲惨世界》的味道——我偷懒了,而且还不是一星半点儿。
1|失“恒”
我一直自诩是一个好学上进的中年。前些年,受李践老师《成功日志》启发,开始记日志。
日志主要是制订每年、每月、每周的计划,每天记录第二天的计划,总结每天的收获,反省计划为什么没有完成。
记了大概六七年吧。虽然不是每天记,但基本上还是坚持下来了,尽管计划极少有完成的时候。本来想像兔子一样跑,结果慢得像乌龟。
不过,有了日志,好歹有方向有记录,慢是慢了点,日积月累,成长还是看得出来的。我总是拿胡适的说法安慰自己,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2019年10月,有几天特别忙,就把记日志的事情撂下了。另外,我也有一点自信,已经记了这么多年,早就形成习惯了。明天要做的事情,近期的计划,都在我脑子里,记和不记都一样。
结果就有点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就拿简书的写作来说,2017年10月,我受苏老师影响,开始在简书上写东西,一周大概写3-4篇。
到2018年元旦的时候,已经写了22万字。
可是,自从我不再记日志监督自己了,写作篇数直线下滑。2019年11月份,只写了一篇。
这样的“成绩”,我自己都感觉很震惊!
2|曾国藩的故事
简书写作数量的直线下滑,让我再一次感慨,持之以恒是多么的不容易。
讲一个曾国藩的故事吧。
曾国藩小时候。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小偷。小偷躲在房梁上,想等他家里人都睡下之后偷东西。
这天晚上,少年曾国藩的家庭作业,是背一篇短文。他一篇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死活背不下来。小曾同学有一股子倔脾气,背不下来决不去睡觉。
小偷等啊等啊,就是不见曾国藩去睡觉,只是结结巴巴地背那篇文章。最后,小偷实在受不了了,跳出来大声说:“就你这种水平,读什么书啊?!”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小曾同学目瞪口呆:小偷一字不错地把那文章背诵了一遍,然后轻蔑地看了他一眼,扬长而去。
然而,曾国藩就是有那么一股子狠劲。比如练字,无论是军务、政务有多繁忙,必定每天练多少个字;比如记日记,从29岁开始记,到去世前一天,没有一天中断。
所以,曾国藩这个笨小孩,最终成了近代无出其右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和文学家。
所以,那个小偷,尽管他比曾国藩聪明很多,最终也只是一个小偷。
所以,我只能成为今天的我。
3|贵有恒
简书写作的经历,对我有两点启示:
启示1:任何千万不要抵估自己的惰性。拖延是人类的天性,睡懒觉、打游戏、刷大片,哪一个都比学习有趣太多,稍不留神,一天就匆匆过去了,再一放松,一年就过去了。
启示2:不要相信21天养成习惯的鸡汤。该坚持的,还是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几年,而毁掉一个习惯,也许只需要几天。
子曾经说过,逝者如斯夫。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记住从曾国藩的语录中脱胎而来的那句话,过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负,如此安好。
从今天开始,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