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期的中东战场

在今天的地图上我们找不到名为"奥斯曼"的国家,它早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列强瓜分。而我们对一战的了解,可能仅限于书本上的"萨拉热窝事件"。而谁和谁打起来了,谁打赢了,最后怎么样了,却统统说不上来。《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书正好填补上了一战中东这段空缺。

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幅员辽阔,大致相当现在的土耳其、希腊、伊拉克、巴勒斯坦、叙利亚、阿拉伯半岛、埃及、叙利亚等地区。实力远超同期的大明,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强国。到了20世纪初,奥斯曼的国力变得非常衰弱,而沙俄一直垂涎奥斯曼在地中海北岸的港口。虽然和刺杀事件并没有什么关系,奥斯曼帝国还是选择和俄国的敌人——德国结成了同盟。

奥斯曼帝国主要由土耳其人、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组成。在战争初期奥斯曼节节败退,帝国将原因归结于亚美尼亚人的背叛,并对其种族进行大规模屠杀。1915年至1918年间,大约有150万亚美尼亚人丧生。讽刺的是,驱逐亚美尼亚人之后,奥斯曼并未阻挡住沙俄的进攻。

正当协约国(英、法、俄等)认为奥斯曼不堪一击、想要令其永远的退出战争时,帝国却展现出了无比的坚韧和勇气。在高加索、达达尼尔海峡、美索不达米亚的几次战役中重挫英军,并将其拖到战争末期。而在此时,英国煽动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人,并许诺建立阿拉伯民族国家。哈希姆家族在麦加的起义连同巴勒斯坦战役,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覆灭。

有趣的是,俄国此时发动了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掌权后,立刻交出占领的全部领土,并全面停战。不过接连失去麦加、巴格达和耶路撒冷的奥斯曼帝国早已无力回天,和他的德国盟友接连宣布投降。

战后,哈希姆并没有得到许诺的土地并被英国支持的沙特阿拉伯打败;同被英国支持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开始定居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的矛盾从未停歇;而土耳其人,再次凭借努力保住了安纳托利亚。

时间表:

  •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斐迪南王子被杀,引发萨拉热窝事件
  •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1914年8月,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 1914年11月2日,奥斯曼帝国宣战
  • 1915年4月24日,奥斯曼帝国开始屠杀亚美尼亚人
  • 1916年6月10日,谢里夫侯赛因在麦加发起阿拉伯起义
  • 1917年3月11日,英军占领巴格达
  • 1917年12月9日,英军占领耶路撒冷
  •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
  • 1918年10月30日,奥斯曼帝国投降

奥斯曼帝国作为"西亚病夫",和"东亚病夫"大清很相似:都是绝对君主制度,都试图西化强国,都是多民族国家,都在不断地失地。然而结局却截然不同,可能仅仅是参加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或者距离西方列强更近吧。


推荐阅读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周末恰逢春雨,幸运的是小雨,反而更加适合踏青,理由有三个:春意盎然、舒适的气候和新鲜的空气、下雨人更少,更加适...
    myfire阅读 3,552评论 0 3
  • 题记:在最饥渴难耐的年龄却与你谈了一场异国恋,那种撕心裂肺的思念只能止于唇齿之间。 今夜伴随浓烈的白酒侵入体内,小...
    林松薤谷阅读 3,077评论 0 0
  • 到了北京,走出地铁站口,才发现天气是出奇的好,是因为大风的缘故,还是北京环保做的真正好了?反正,蓝天衬托下的银杏叶...
    大榕树66阅读 3,90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