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白鹿镇,山路变得崎岖起来,辛巴继续前进,爬上两个陡坡,又转几个弯,穿过一个窄窄的铁桥,抵达上书院已是六点半过了,薄薄的暮霭浸润着山谷。
清光绪年间,两个法国传教士跋涉万水千山,来到古老的东方国度,在这深山幽谷里寻得一方净地,用十三年的时间,建造出一座修道院,这已然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修道院依山势而造,坐西向东,溪水从山前的谷底流过。
看门人是个敦实的中年农夫,他的女人刚为他送过晚饭离开了,而这座建筑就成了他一个人的领地。传教士最终没有回归故土,穷其一生,在此传送福音,死后埋葬于书院后山的树林里,看门人讲述着修道院沧桑的历史。书院建成二十年,泥石流将西楼和礼拜堂冲毁,礼拜堂得以修复,西楼没有重建,直到关西那场大地震,整好是修道院建成后的第一百年个年头,书院彻底被夷为平地了,而时光就隐藏在这些残存的廊柱和斑驳的穹窿里……书院也有它的命运,看门人的叙述停顿了下来。
暮色渐浓,白鹿已远去,眼前这座被遗忘的修道院俨然是它一百多年前刚建成的样子,觉治站在四合院中央的石板地上,闭着眼,听风吹过的声音。
(注:领报修院为"圣母领报修院"的简称,俗称上学堂,当地人亦称之为上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