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用朋友圈“晒”自己各种各样的幸福,尤其是假期,简直是朋友圈的摄影大赛。
我们所处的朋友圈,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欲望:对象、孩子、美景、美食......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精彩最得意的一个侧面拿出来给人看。有时候,一次精彩的“晒”会收获无数的好评点赞,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但是在网络上的狂欢之后,你的生活其实没有泛起一点涟漪。你所能感受到的最大的波澜无非是“晒”完之后可以笑一声然后默默放下手机。
很多人学会了如何精致地去“晒”的技巧,但是却忘了如何去做一次实实在在的分享。
作为一种高级的群居动物,分享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原始社会的觅食者会把自己一天奔波追逐得到的猎物分享给老弱病残,正是这种基于生存的分享,使得人类种群不断繁衍壮大。
但是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很多朋友,都想让朋友们去了解自己的生活。于是“晒”成了最便捷的方式,不用一个一个去解释,只需要几张精心挑选的图片再配上几句自己精心雕琢的文字。一次朋友间的“沟通”就这样完成了。但是,真正的友谊也在这种简单的“晒”中被稀释了。
身边有很多朋友已经多年不发QQ空间动态了,朋友圈也鲜见更新,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大家都渐渐成熟,渐渐变得理性。理解你的、懂你的人根本不需要你的“情况说明”,因为他们就在你的身边陪伴着你度过了每一寸光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晒”显然是多余的。
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中有一段话说的很好: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博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
所以说,你的朋友圈如果更多的是对得失荣辱的锱铢必较,那么说明你没有足够的成熟。
当然,成熟的我们还应该学会如何分享。
长假期间,有几个朋友私聊发来她外出旅游见到的新鲜事,顿时觉得无比温馨。
知道如何分享、跟谁分享真是一门大学问。大一的时候我跟朋友分享过俞敏洪的一篇文章,是他在北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稿。里边讲到了一个小故事:一个企业家大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家里比较富裕,每个礼拜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宿舍里的室友都以为会是一人一个,结果是他自己一天一个。尽管苹果是他的,谁也不会跟他抢,但是从此就留给大家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孩子太自私。后来这个企业家做成了事情,而那个吃苹果的同学还没有取得成功,就希望加入到企业家这个团队里来。后来大家一商量,说不能让他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体现过分享的精神。
从前慢,古人通过信笺来分享自己的时光。一首诗、一幅画、一篇用心的文章、甚至是一首曲子就可以造就世间最为伟大的情谊。汪伦在岸踏歌相送、李杜寄诗互诉衷肠、高山流水互诉知音......这些千古绝唱都是心神相交、互通情感的结果,而不是靠“晒”成就的。
会分享是一种十分难得精神,感情、思想、财富,哪怕是一个苹果分成六瓣来大家一起吃都体现着一个人的胸怀和境界。懂得分享的人也会是收获最大的人,因为没有一种付出是徒劳无果的。
等什么时候你不再绞尽脑汁去“晒”而是把自己的开心事简单地分享给知心的朋友,那时候你才是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