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保罗·福塞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文学教授,也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他关于二战时期美国社会文化的专著曾获得了197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但他在中文领域最出名的作品是《格调》和《恶俗》,这两本书都是对社会的观察。
福塞尔把美国社会分为三个阶级九个阶层,
看不见的顶层,上层和中上层,这是上等阶级。
中产阶级,上等贫民,中等贫民和下等贫民,这是中等阶级。
赤贫阶层和看不见的底层,属于下等阶级。
这种划分主要依据收入模式,你怎么挣的钱比挣多少还重要。比中上层低的阶级,都想成为中上层人士,因为看起来,自己经过一番奋斗,还是有可能成为一位专业人士,过上相对优渥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判断面前的这个人来自哪个阶层呢?福塞尔非常贴心地给出了9个场景,从吃穿住行、精神生活的层面给各阶层画像,给他们贴上了易于识别的文化标签。这些描述集中在中上阶层,中产阶级和贫民阶层。每一个等级的成员,他们的文化习惯都是从小形成的,也是他们终身难以改变的东西。要从自己出身的等级逃离,从文化意义上讲非常困难,这可能也是一种文化的力量。
《格调》这本书的中文版1999年出版,在当年是一本畅销书,不少人将它视为生活方式指南,因为那时,正是中国的中产阶层开始形成的阶段。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畅销,是因为它挠到了我们的两个痒处,一个是阶层,一个是品味。这些年,我们个人生活的一大主题就是积累财富、向上攀升,争取成为社会里的中上层,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向上攀升的时代,文化也在对抗金钱这个单一的维度。
比如,有人说,我只听古典音乐,从不玩短视频软件。这就是他在宣扬自己在文化消费上的高级品味:他看不上短视频软件,也看不上那些爱看抖音快手的人。文化的作用就是把这两种人区别开。
过去这种说法可能没什么问题,但互联网带来的新型文化产品,比如新型的游戏,新的社交软件,很有可能颠覆原有的文化秩序。这就是所谓贫民化趋势,贫民化趋势下的社会,则必然带来贫民化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