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说方言:外地人来滕州,必须要过方言关,以免踩坑!

“不管”,做为汉字构成的基本词汇,简洁明了,往往会被人理解为,不问!

做某一件事,可不可以?

走某一段路,可不可以?

在滕州,这是特定情境,你拿不定主意,必须要问一下别人!

可以,滕州人会说:行!

也可能是说:管!

但是,如果这件事不可以做,这条路不可以走,滕州人往往会干净利落地回答:不管!

“不管”何意?

滕州人当然明白。

但是外地人却不一定明白。

按照汉语字面意思,既然“不管”,就是没人管!也就是:可以!没问题!照样办就是!

外地人初次来滕州,一定要注意,这是一个坑!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何况现在的生活环境日新月异。

外地人来滕州,环境陌生,对本地习俗、道路都不熟悉,需要打听、问路的情况很普遍。

如果本地人告诉你:“不管”,你可要仔细想想,再进一步确定到底什么情况,再做决定才合适。

因为在滕州,“不管”的意思,竟和字面意思正相反,就是不行!不让!不允许的意思。

曾经的年月里,道路交通标识不像现在这样完善,当然也没有手机导航,现实中,一些外地人初次来滕州,踩了坑的人,很多!

特别是开了车的外地朋友,不知道路怎么走了,就会停车打听:同志,这条路能走不?

滕州人知道这是禁行区,就会告诉他:“不管”!

语气比较坚定。但是这样说,外地人往往会认为,“不管”,那就是没人管,结果,就悲剧了!

走着走着,就会被交警同志查到,举手敬礼以后,问:同志,请问这条路禁止通行,你不知道吗?

“抱歉抱歉啊!刚才那个同志告诉我;说“不管”啊?”

“不管”?就是不行!下不为例哈!

在现实生活中,滕州人自已使用“不管”的情况也挺多。大多是把“不管”当“不行。”!

一些人接到工作安排、突发任务以后,“老虎吃天不知道从哪里下牙”了,一筹莫展的样子,同事们见状,关心地问,你“不管”了?没事!我来!

这就叫团结互助!

遇到大事难事,不知所措,一点办法都没有,往往会求助自己的伙计朋友亲人,谁谁谁,我“不管”了,你麻利着来帮帮我!

这“不管”,那“不管”,你到底还能干点啥啊?“烂泥扶不上墙”、楞腚踢三脚🦶都不知道怎么怎么办的人,怎么带?如何教啊!只能恨铁不成钢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