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经历的好的坏的都是风景,所以我都希望把它们记录下来。
二十五岁,我把工作考到了外地,虽没有出省,离家却也将近一千公里。好在有寒暑假能解决我和家人相聚的时光。秋去春来,日子一寸一寸地过着,似乎一切在变得越来越好。
但一次偶发的头疼打破了一切美好,一个周五,一个人,一个医院电话,在酒店里我仓促咽下刚吃两口的外卖赶紧下楼打车到医院。一份头部CT检查报告单,让我在陌生的一群医生面前瞬间崩溃泪流。“你看,你的头部CT显示有很大一块阴影,正常人肯定是没有的,具体是什么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你这边有没有家人?……”后续医生如实说明情况的严重性,最好赶紧住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也安慰我一定要保持心情,但当时的我已经完全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想想早上做完检查后得知报告明天才能取,我还自己一个人在这陌生又算熟悉的城市了惬意地逛了逛,此刻却是犹如晴天霹雳。无尽的恐慌,止不住的泪水,我在想我到底是得了什么大病了?是不是要英年早逝了?如果告诉远在老家的父母他们该有多担心?要治疗又该花费多少钱?……谁解其中味?
我没敢第一时间告诉父母,一个人回到酒店哭着给在外省工作的哥哥编辑了短信,又和表姐在微信上说了情况。时间真的就是生命,这其中有太多波折,返回学校拿医保卡和请假,花好几百块让当地人送我出来,(其实我当时情绪已经很低落了,本来求助于朋友奈何无果,只得联系当地人开私家车送我,他张口就要五百块,最终讲成四百块送我,我心里很不能接受,但也不想理论,接下来我也知道肯定会花很多钱,但我不想此刻告诉外人我的情况来博取同情)辗转一天,终于我们仨都在当天晚上到了省城相聚。困难时刻,你就会知道,亲人永远是最在意你的人。说来很是戏剧化,今年有两个四月,恰好四月出生的我能过两个生日,恰好我们仨在酒店这天就是我的生日,那张医院检查报告单真是我特别的“生日礼物”!但确实有惊喜,哥哥提前给我订了生日蛋糕,在酒店表姐和哥哥给我过了二十六岁的生日,我的愿望是: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希望下一年的我是二十七岁!
第二天,在他们的陪伴下,我们便去了省城医院挂号检查,母亲其实知道了情况,才第二天晚上便也赶到了我的身边。父亲还得在家料理很多家务事。几次的挂号检查后,才辗转到住院部,因没有床位又要排队,好在最终终于住进去了。CT、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后主治医师说要做造影手术才能确诊,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住院,我甚至不知天高地厚地偷偷笑过,终于可以体验住院的感觉了。前二十五年的我很少生病,打吊瓶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想是应了大学舍友的话了:平时不生病,小心一病那肯定是大病!
2020年六月到九月,三次住院,五次被推入手术室,局麻全麻变换,无数次的抽血和扎针,每天雷打不动的服药和服药……从一开始的恐慌到后来的淡定,我想这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同身受吧。我清楚记得第一次做造影手术时的情景,第一次被推进手术室,前一个刚做完手术的病人还没有推出来,她的大腿根部能清晰看到流出的鲜血,医生在用绷带给她包扎。再过几分钟,我将被他们同一套熟悉的操作流程来对待,心脏蹦蹦蹦的跳动。我知道此刻没有男女的分别,只有医生和病人的身份,但自己心中还是会有羞耻心,因为自己身体最私密的部位就裸露在这么多人面前,当然医生肯定不会像我这么想的。躺在狭窄的手术台上,医生给我的左手注射什么我不知道,但真的很疼,准备好后,主治医师来了,他一边和我聊天一边开始手术,但泪水真的是自己就流出来了,虽然局麻,但是能感觉到热血从大腿根部流出来,还有造影剂在大脑里每流到一处便觉天旋地转,晕到快吐。直到被推出手术室,我还晕得很,但眼泪还在流。也许更多是对以前未知的东西的害怕吧!还有看到外面等候的亲人们。术后二十四小时不能下床,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刻的体验了。我的主治医师给我很多的信心,基于病情考虑,他和我家人商量手术分两步走,几天后做了先做一次全麻手术,父亲也被通知要来,术后的那一夜,父亲、母亲、哥哥一夜未眠的守护着我,擦泪、喂水、接呕吐物、排尿……无微不至。照医师计划,先出院回家修养一个月后再来进行第二次手术。
一个月后,我们如约而至,医院聘请了专家来进行第二次手术。我自己也很有信心,但手术途中发现异常,怕风险太大,中止了手术,建议到外省治疗。而当时被推出手术室的我全然不知,父母亲和哥哥对我隐瞒了。出院后我以为我们又可以回家了,但哥哥说我们要去北京。
从南方到北方,又是医院,特需门诊,问诊时,我才看到了哥哥手中的家乡省城医院医师的出院诊断,在候诊室大厅,戴着帽子、口罩、眼镜、披着头发的我一个人哭得满脸鼻涕泪水。我想在这拥挤的来来往往的走廊里,应该没人注意到吧,或者见怪不怪吧!这次我们全家人面临更多的困难。父母亲早就知道我的病情严重却不敢露出太多悲伤,怕牵动到我当时脆弱的情绪。哥哥跑前跑后挂号缴费各种。二次挂专家号诊,医生表示必须尽快做手术,但至少准备四十万!这是压死我们全家的一根稻草,一个普通的家庭,如何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而且等待住院差不多花了十多天时间。在京都多呆一天就多一笔花费,但一家人丝毫没有放弃治疗我的念头。医院周围的酒店住的几乎都是外省来看病的,超市门口,父亲和一个年纪相仿的大叔蹲下交谈起来,他还好心告诉我们周围哪家快餐更便宜,哪家酒店还专车接送到医院,有什么医托啥的……母亲用她近乎搞笑的普通话去和出院在酒店先修养几天的陌生阿姨问候并交流获取一些信息,然后开心的告诉我不用担心,一定能治好的。虽是异乡异人,但大家似乎都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兴许至少当时的所有人都是希望能为家人治好病而有了更多的共鸣吧!
就像蔡崇达在《皮囊》一书中所写:家庭的困境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苦恼、烦躁,但他们最终还是拉着彼此的手,渡过难关!
因为高昂的手术费,也因排队等候床号住院,哥哥第二天立即返回他工作的城市和同事周转借钱,父亲母亲也给能想到的亲朋好友借钱,我还自己发起了一个筹款,最终缴上了手术费,换了一个地方,我又住进了医院。手术由经验丰富的教授成功完成。十天左右之后,我们一家四口人从首都回到了家乡,到了省城,哥哥返回工作城市,父亲母亲我们仨也没有耽搁,当天就直接回到了家里。
这短短的几个月,从夏天到秋天,从一个医院到另一个医院,终是有了好的结果。因为住院期间只允许一个人陪床,我的母亲一直为我做尽所有事情,但是当时病中的我脾气真的很不好,无数次冲她发火,晚上嫌弃她的呼噜声,暴躁地拉扯吸氧管,甚至不和她说话,她是那么地不容易,却选择了默默承受了我所有的不懂事。每次还要笑着安慰我:医生说了,你心情一定要好,不能生气,不能发火……父亲和哥哥每次来病房外探视都会提前买好我想吃的一兜东西,他们俩虽然话不多,但我都能体会到其中的关心。表姐后来跟我说爸爸真的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大男人,一发现我情绪不对,就会想方设法逗我开心,我是知道的,但当时的我真的像个暴躁狂,说话都很冲,脾气烂透了。现在想想自己为何如此,面对确定爱我、不会离开我的家人,我才把最糟糕的一面展示出来,多半是在这最好的年纪遭遇了最不如意的事吧,可是爱我的一家人却包容了我所有的无理取闹,还要因此为我承担一笔债务。如今从最后一次出院至今三月有余,在父母亲的悉心照料下,我的身体慢慢恢复,一切又变得越来越好了!
如今已是深冬,虽然周围的世界一片寒冷,但我每天感受到的都是暖暖的,很庆幸自己还能感觉所有的感觉。在我记录下这些事情的时候,每每有让我再次哽咽泪流之处,不是矫情,只是回想起来,这一路走来真的好不容易!这段经历也让我似乎又成长了一截,也真的感谢我一路走来相识的很多人,因为有他们的爱,所以才真的有现在的我。也希望所有遭遇困难和疾病的人们,一定要坚信爱的力量,这个世界很少因为一个人而有多大改变,但一份又一份的爱心真的让世间美好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