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依稀记得是高二那年,数学晚自习陶老师无意中闲聊提到:“有空你们就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内容浅显易懂说尽世间百态,文笔有诙谐,值得一看。”就这么简短的几句话就这么深深的扎根在我的脑海深处。
平时一向把老师的话当做耳旁风,左耳朵进右耳多出,就这么神奇的指引着我,催使着我去一览明朝风采。
每当提及坚持不懈的时候,我的脑海中都会浮现这句话“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你可能会奇怪这和今天写作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你放心,答案肯定不是凑字数。
你们肯定听过无数的点组成一条线,无数条线又会组成一个面…我为什么会突然提到这样一句话,其实是为了告诉你,请不要小看你平时刷视频、听别人无意间提起的知识,他可能会影响你的某些决定。
2
说到这我就不得不提我在抖音上看到你的一个采访类视频,提的问题是“你知道历史上哪个朝代最有骨气?”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回答是“明朝,因为明朝皇帝从来不让女子联姻,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
一向对历史不感兴趣的我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你肯定在想我一定会立刻马上找来这本书一探究竟,不,你大特特错了。知道我高考后的某一天才开始用手机搜索这本书,看了短短的几面就不了了之。不得不说这本的书是真的很神奇,上了大学第一次进学校的图书馆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明朝那些事儿》,其他的毫无兴趣。
经过短短的半个月时间,我就看完了第一部,不得不说陶老师的眼光很独到让我疯狂爱上读书这件事。
3
闲话讲了一大堆,现在开始步入正题,聊聊我在这本书里都收获了什么。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作者是很认真的在写历史, 参考了很多正史和历史资料,用生动的语言将明朝的人物鲜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与其说他是在重述历史,不如说他是在讲述生活琐事,人性的弱点与光辉。
翻开书本单独一张塑料纸上独独留下黑格尔的这句话“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学到任何教训。”开始我不以为然,当我看完整本书后再翻开这一页才发现,原来这正是整本书的总结,正是作者想要向我们表达的观点。
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出现绝非偶然’。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讲述的正是农民皇帝朱元璋的前世传奇故事。他的前半生过的平淡无奇,在徭役繁重的时期身为放牛娃生活处境过的可谓十分凄惨,每天醒来的第一句就是“今天我能干啥养活全家?”
在这样极端的时期,老天总会及时出面,派一个人来拯救人民与水深火热之中。某天晚上,红光满地,屋中出现异光 ,一位婴儿就此降生,他就是朱元璋。
苏轼曾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老天是理智的,他不会无缘无故的托以重任,事实又证明,老天的眼睛是雪亮的,他没有看错人。
4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这句话完全是为朱元璋贴身打造。
一个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官府徭役日渐繁重再加上身边亲人一个个的离去,留给朱元璋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死亡,一是抵抗。
“我命由我不由天”很显然朱元璋还想多活几年,他凭着过人的胆识、超常的意志迅速踏上起义的队伍奋起抵抗,既然老天不公就与老天斗到底。身为天选之人,朱元璋在很多方面异于常人。
他杀伐果断,态度坚定而不绝决;他慧眼识珠,任用贤士运筹帷幄;他见解独到,举世皆浊唯他独清。
他生来就是王者,一身傲气,他是王,就要蔑视一切笑的高傲。
不得不说朱元璋身为一名农民皇帝,是最能体会民间疾苦,在他登基后制定了一系列利民的好政策。他的野心也是巨大的,仅凭一己之力一举推翻了延续数数千年的宰相制度。
物极必反,实践证明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都是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朱元璋聪明一世,却没能够吸取历史带来的教训,为此也付出了惨痛代价,为以后的统治带来了巨大隐患。
5
“以仁服人何人不服”的确,朱元璋是一名合格的仁义君主,相对百姓这块他拿捏的死死的。
老话常说“”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朱元璋生性多疑、狠毒残忍与曹操有的一拼,试想一下,如果把他们放到同一时期会产生怎样的火花?我猜世上可能会血流成河,所到之处无一生还。你说他们该有多么的可怕。
拿破仑功盖一世却因滑铁卢战败而遭受世人唾弃,就像一张干干净净的白纸上哪怕沾上一丁点的墨迹也会显得格外扎眼。朱元璋何尝不是,他生性多疑已到了如今所说的专有名词“被害妄想症”的地步再加上他杀伐果断,一有不满之处就杀杀杀。
在此我需得补充一个例子说明,在王保保、胡惟庸事件与之、交往的人无论官阶大小就算身居要职也难逃死的宿命,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如果有结怨的人只需伪造证据就能一泄心头之恨。
粗略估计受牵连的官员在此案件死亡人数多达一万之多,锦衣卫也声名大噪。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心理承受能力,死了这么多官员就不怕没人敢替他做事吗?
6
提及朱元璋就不得不说一下他贤惠、善良的妻子—“大脚皇后”马皇后。
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马皇后本就可以靠着父母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她却将封建思想教化“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做到极致。
她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沙场,在一次陷害之中朱元璋入狱差点活活饿死,正是因为这位善良的马皇后一次又一次的将滚烫的烙饼紧贴在胸前躲过狱卒的检查,给了朱元璋生命的曙光。
正因为马皇后的善良,不少历史忠臣才免于朱元璋的偏执之下。
她是一位称职的母亲,用母性的光辉孕育着儿女长大成人;她是一位贤良的妻子,在丈夫落魄之际依然不离不弃;她是一位合格的皇后,安守本分尽职尽责的履行皇后的责任与义务;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昭告天下平民女子出嫁均可凤冠霞帔。
这样的一位传奇女子,朱元璋怎能不爱?
7
岁月催人。
当年的风华少年,如今已经年华老去。
回望他这一生,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他勒住马头,迎着落日的最后一丝阳光,向壮美河山投下最后一瞥,
仰天大笑: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