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偶尔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深有感触:我们本该用时光去修桥,但我们却一直拿它在筑墙。
她的故事在单妈一族中很有代表性:
离婚时,迫于娘家的压力,选择了放弃孩子,只身走出了婚姻。但不久之后,男人再婚,孩子被丢给了爷爷奶奶。她心有不忍,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把女儿要了过来,独自抚养。因此,与娘家的矛盾激化,众叛亲离!
她深爱着她的父母,不希望他们受伤害,更不愿意与他们划清界线,于是,她活在了夹缝里,左右为难,进退都是满满的痛。
她几近绝望地问我:我该怎么办?
2
在说到母亲时,她说母亲有一句话让她终生难忘:你爱你的女儿,我也爱我的女儿!
这句话,让我几近泪下,我对这位母亲肃然起敬!都说母爱是无私的,但其实真正的母爱是自私的:所有伤害孩子的人都是母亲的敌人!
我的女儿原本可以活得自在潇洒,可以“重走一回婚姻”,就因为这个“拖油瓶”,让她失去了幸福,何况这个“拖油瓶”还是那个不负责任的背叛男留下的种!这是母亲的心思,因为爱之深,所以恨之切。
她的想法呢?女儿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不能弃她于不顾,去追求我个人所谓的幸福。
同为母亲,都为自己的孩子考虑,都是伟大的,都无从指责。如果这两位母亲没有交集,她们或许能成为很好的朋友,惺惺相惜,共商“育女大计。”偏偏两对母女只有三个人,偏偏其中一位充当了双重角色:既是女儿又是母亲。矛盾就此展开!
她被困在了危局里,无论如何都逃不出来,似乎怎么挣扎都是死胡同。她问:我错了吗?我到底错在哪里?
3
我说:你没错,你母亲也没错,错的是你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心态!
是的,她原本应该在女儿和母亲之间修一条通达的桥梁,却不小心筑起了一堵墙,把女儿和母亲这个一脉相承的亲人隔绝在了两个世界。
母亲为什么那么坚决地憎恨自己的小外孙?因为,她所看到的,她所感受到的,都是自己的女儿因为这个“拖油瓶”而受累,而得不到快乐。
她说:我拼命工作,想多赚钱,想给女儿更好的生活,同时好好孝顺我的父母。我错了吗?
我说:是的,你错了。你的错不是因为你想给女儿更好的生活,也不是你想好好孝顺父母,你的错就是你“拼命工作”。因为你的“拼命”,父母看到的,只是你的辛苦,你的劳累。而这一切,都是你的女儿带来的,至少他们会这么认为。
这已经是一个恶性循环:越拼命工作,越让父母心疼,越心疼,越觉得那个小外孙就是个“拖油瓶”。这堵横亘在所有人之间的墙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坚固,身在其中的所有人,都被这堵墙围困到窒息。结果是:孩子不幸福,你不快乐,父母更忧虑。
那么,这是否就是个死结?难道就没有办法解困吗?
4
当然有!
这把钥匙就握在身在漩涡中心的你的手中!
首先,女儿对于你,是不是个负担?你在拼命赚钱拼命工作的同时,是心带苦涩还是满含幸福?或者,离婚的阴影是不是还在你心中作怪,让你看到女儿的同时会对那个男人生心怨恨?
她说:我不恨他的背叛,我只恨他不爱自己的女儿!
人啊,真是贪心的动物。有一条真理需要我们铭记:我们永远无法控制或左右别人的意志,我们能控制和左右的,只有自己!
如果真的无法释怀,那么给自己一个释怀的理由吧:女儿是你的,与他人无关。那个男人,不过是一个精子的提供者而已,除此之外,再无其它。如果你爱你的女儿,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女儿是“优良品种”,是不是该对那颗精子感恩?
常怀感恩之心,生活才能安静而快乐,那些怨恨和不甘就会远离我们。
5
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所有的笑都发自内心,哪怕劳累,也是甜蜜而幸福的累。如此,看在父母眼里,孩子不再是“拖油瓶”,而是他们女儿幸福的助力。女儿的朋友就是他们的朋友,女儿的快乐就是他们的快乐,给女儿带来幸福的孩子理所当然就成为了他们的座上宾!
用爱去融化,用快乐去摧毁,让那堵墙尽快坍塌吧,倒在地上形成桥梁,三点一线,从外公外婆到女儿再到外孙女,“天堑变通途”。你爱你的女儿,我也爱我的女儿,两个同样无私的母亲,应该走得更近,应该让这份爱形成一条无限循环的通道,直达每个人的内心。
离婚女人,如何你们也生存在这样的夹缝中,尽快修建桥梁,为自己解困吧。毕竟,有爱的人生,才是快乐的人生!
PS
这篇文章写于2012年9月,首发于新浪博客,昨天重新翻了出来,因为有单妈遇到了同样的困境。
当我们面临要不要孩子的抉择时,很多父母站在了反对面,这让单妈很受伤,以为父母是因为不爱所以不肯施以援手。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苦心通常就这样被儿女所误解:因为爱,所以自私,因为爱,所以排他。
其实,父母对单妈的一切言行,都出于担忧,担忧受伤害,担忧不幸福。如果,我们活出幸福的模样,父母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