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小人物的建议——读《史记的读法》


三位小人物给领导提的建议,竟然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一位叫鲍生的人,他能够从身在前线的刘邦,一直派使者来问候处在后方筹粮饷的萧何的信息中,敏锐的察觉到萧何的危险。赶忙劝萧何把家族的能打仗的男丁,通通派往刘邦所在的前线战场,如此,刘邦果然很高兴。

同样在这篇文章里,还介绍了一位叫召平的小人物。汉十一年,刘邦在外平定陈豨的叛乱,在内,萧何帮助解决了韩信意欲谋反的危机,为此,刘邦给萧何“连升三级”的奖励,并派500人的保镖来护卫他。曾经“阔过”的一位叫召平的人,却为萧何捏了一把汗,认为“祸自此始矣!”。他建议萧何为刘邦“献尽家财”,萧何按照做了,刘邦果然很满意。

刘邦带兵去平黥布反,不放心身居后方大本营的萧何,又故伎重演不断派人问候萧何,一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人,提醒萧何“君灭族不久矣。”于是,萧何听从此人的建议,自毁“形象”,又躲过了一劫。

试想,如果没有这三位“小人物”的建议,和萧何的执行,历史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样子,会被改写。

试问,在一篇文章里,用三个小人物来影响萧何的判断和决策,难道是萧何的智商不够用吗?他不知道“伴君如伴虎”吗?

不是的,以他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职位,他的能力和眼光应该是不容怀疑的,他对人性的把握肯定长于普通人。尽管有时候也不排除“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现象,可人不会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何况是萧何呢。

那么,这三位“小人物”的故事,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章里,作者是想表达什么呢?我认为,是想向世人传达,身居要职者应该向萧何那样虚怀若谷。如此,给领导者树立榜样,又给士人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吸引更多追随者,达到延揽人才的目的。

当然了,历史是不可以重演或者推断的,这也是历史的迷人之所在。历史总能给阅读者这样和那样的推测,正如这篇文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钱老的《围城》,是一本拿起就放不下的书,最难受的是:读一次,陷一次,恨一次。 于是情绪堵心头,半天也不走。 ** ...
    艾文洱阅读 941评论 2 12
  • ---我的初级研修之路 不得不说的心理现象 昨天重新播放了研修第一堂课的视频,听着听着我就笑了,笑的原因是我体验到...
    静好_27e0阅读 246评论 0 3
  • 太乙——滋润脏腑它登场 位置 太乙穴在小肠的位置,小肠是弯曲的,就像一个“乙“字,取名太乙穴。 重要性 古人云:一...
    慵懒范儿阅读 689评论 10 35
  • 岛主与茉莉阅读 150评论 0 0
  •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只能往前,不能后退,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人与你相伴同行,有时时父母,有时是老师,有时是同学朋...
    helloZYF阅读 4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