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诗人都爱月,有名的,无名的,大约写过诗的就写过月。我们所熟知的杜甫的鄜州月,苏子的中秋月,李白更是偏爱月,《把酒问月》《月下独酌》就将十分月色独占了三分。
春月多撩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的这首《春天花月夜》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有孤篇盖全唐之喻。苏轼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宵一句的流传度大约可与静夜思相媲美,会说汉语就会说此句。最近才读到的的袁枚的“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不是写月,倒像是写月中美人了,春情荡漾,春意绵绵。
夏月可静心。
孟浩然的月“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杨万里的月“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古诗中夏月比春月和秋月实在少了许多,孟、杨的这两首诗,自然清新,别具一格。孟浩然是和王维其名的田园诗人,名气似乎比杨万里的大些。古人评价他的诗“专心古澹,而悠远深厚”。杨万里我最近很喜欢的诗人,也有很多著名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杨诗多明白如话,清新自然,极富生活情趣。
秋月常抒怀。
天高云淡、风朗气清,又有中秋团圆佳节,秋月算是占尽天时。王建的“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景色轻盈,意境悠远,细细读来,薄雾清寒,无声而情浓。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描绘出美丽的乡村夜色,安静恬适,令人神往。辛弃疾的另一首词《一剪梅中秋圆月》中有“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我也甚喜欢。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到不如暂缓暂行,方不负良辰美景。
冬月以壮志。
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平沙万里,月色如雪,正是英雄用武之地。今日读此诗,也觉寒气凛凛。李贺怀才不遇,27岁就因病而死,一腔壮志,只好向诗词中寻。袁子才就幸运的多了,《十二月十五夜》中“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天地之间,一轮月、漫天雪、月光白雪,相映成趣。雪景虽冷,诗人心里却很是快意。随园图记中自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不知羡煞了多少文人骚客。
古诗词中有庭中月、山中月、沙中月、湖中月、海中月……可这月色是写不尽的,我们的现代诗人也爱月。卞之琳的“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醉了多少人的心,徐志摩的《两个月亮》“一般的样,不同的相,一个这时正在天上”道出多少对爱情的憧憬,小岛《月亮升起的地方》“月亮升起,有雕归巢的声音,有鱼儿跃出碧光”应该是在享受着这月光中的孤独吧。
月美、月明、月寂、月冷,诗中月不可数,诗中月可胜暑?深夜伏案,招一片凉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