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你可以尝试不同的活法。
1
原子核外电子有自己的运动轨道,每个人每天也有一定的“运行轨道”。在旧圈子里呆久了,就会误认为这就是整个世界!英语中有个词:experience,译为经历、体验,这表明外国人很喜欢尝试之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猎奇心特别强,好吃不好吃,只有尝了才知道!好奇心正是创造力的源泉!相比之下,大部分的东方人则更倾向于求稳、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愿冒风险跳出原来的舒适圈子。
2.
我特别认同一句话:会玩的人才会学,会花钱的人才会挣钱。什么意思呢?《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中提到,用打怪闯关的思维去对待这个现实世界。所有的游戏都有四个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自我参与。真正的高手把打游戏当成干事业,装备、金币都是工作绩效。这是一种自我激励的正反馈境界!满足感和成就感不断实现, 书中提到一词“心流”,一件事不管多么难,多么累,只要你真想把他做成,你就会沉浸其中,享受乐趣。喜欢,是因为它可以给你带来极大满足,不仅仅是金钱的,而是“马斯诺金字塔”五个需求阶层的全部满足。“心流”是一种很特殊的幸福形式:创造性成就和能力的提高带来的满足感和愉快感。,这是一种完全投入到当前的活动中时,那种忘记自我,忘记时间,忘记周遭一切的状态。简单来说,就是“上瘾”、“忘我”“痴迷”的状态!对于40岁向上的总监级别以上的高管,追求的就是这种境界,而不是考虑每月挣几万!
3
下面讲讲怎么个玩法?
大家都知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感情越来越淡。怎么办呢?我觉得要回到“80年代”,就是找到那些原始的生活娱乐方式。例如:和你的一个朋友写封信、与室友静静的下一盘象棋、做做书摘、写写日记、睡前听听广播、野外烧烤、不用微信而是直接约出来谈心、买些酒、菜,约三五挚友侃侃大山、用七色纸叠1000个纸鹤、找个小店,亲自下厨做几道菜、白天躺在操场上晒日光浴、晚上月下数星星、像阿甘一样坐在公交等候椅上,看车开车往、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一周……人类发明的游戏、运动有很多很多。一千多年前,王羲之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淳朴自然的古人是最会玩的。所以,你要学会找乐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这世界的美!
4
有时,我会把自己的眼睛比作双孔高精密超级摄像头。静静的用心打量、观察这个世界。把真实的图像储存在大脑里,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杨丽萍说过:“我愿做生命的旁观者。我来这世上就是看一看:一棵树怎么长成的、白云怎么飘、冰霜如何凝结的”我很喜欢这种超然的境界!就像对一个新闻事件,一个专业评论员可以全方位、各个角度看透它,并能提出如何解决问题的建议。活着的意义就是看透本质,寻找自由!如果心累了,调节最好办法就是旅行。把自己的身体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人类具有适应性,你会自然地融入这个新空间。人类参与的最高状态就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为什么很多大佬都建议年轻人去国外呆呆?环境能影响人,出国让自己有一种全球化的视野,而眼界决定境界。这与古人提倡的行万里路不谋而合!独立,从一个人外出旅行开始。
5
从小到大,父母几乎不怎么管我。我就像地里的野草,肆意自然的生长,再加上一年的漂泊流浪,终于长成了一朵奇葩!之前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后来,我发现:吃救济粮的穷人一辈子只知道吃救济粮!因为他已经穷的麻痹了、把别人的帮助当成了理所当然。愿意吃苦的人越来越少,寒门崛起的故事也越来越少!自食其力更重要!年轻没什么输不起,我愿意试错,多争取选项,才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今天我干了一件疯狂的事情:去后山看日出。这件事,我一直想做却又不敢做,今天终于做到了!这是一个转折点。有两点体会:一、所有美好的事情背后总有痛苦的事情支撑着 二、去与不去只有一张车票的距离
本文的插图是在下经历黑暗、寒冷、恐惧、危险、孤独等痛苦之后的浪漫日出,望君慢慢欣赏!